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洒进会议室,照在桌角的咖啡杯上,杯底残留的半杯咖啡已经凉透,杯壁上还沾着一圈奶沫的痕迹。窗外的生产线轰鸣声依旧,像是某种永不疲倦的背景音。
刘好仃坐在长桌一头,手里拿着上一章整理出的风险点清单,纸张边缘已经有些卷曲,显然被翻了不下十遍。
“昨天咱们把风险点列出来了,今天咱们得动真格的了。”他一边说,一边把清单摊开在桌面上,“不能光知道问题,得解决问题。”
阿芳坐在他对面,手里拿着笔,眉头微微皱着:“可咱们从没做过这种方案,从哪儿下手?”
“别怕,咱们先从最基础的开始。”刘好仃笑了笑,“你们还记得昨天我们分的五个风险维度吗?政治、经济、法律、物流、生产。”
“记得。”小李点头,“可怎么把这些风险转化成管理方案呢?”
“不难。”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风险应对策略”几个字,“咱们先回顾一下每个风险点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再思考应对方式。”
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大家低头翻着各自的资料,开始回忆昨天的讨论。
“比如,欧洲那边最近调整了进口关税政策,影响了我们特种玻璃粉的采购。”刘好仃指着清单上的一条,“这个风险点的可能性高,影响也大,咱们得优先处理。”
“那怎么处理?”阿芳问。
“我们可以考虑找替代供应商。”小李说,“或者提前签订长期采购合同,锁定价格。”
“好思路。”刘好仃在白板上记下,“替代供应商、长期合同、价格锁定。”
“那东南亚那边海运价格涨了呢?”阿芳翻到另一页。
“这属于物流成本上涨。”刘好仃说,“我们可以优化运输路线,或者考虑部分采用空运,虽然贵,但能缩短交货时间。”
“那北美海关检查变严呢?”小李问。
“清关时间变长,影响交货。”刘好仃说,“我们可以提前准备更齐全的清关资料,或者在当地设立中转仓,减少通关时间。”
大家渐渐进入状态,会议室里的气氛也活跃起来。
“刘哥。”阿芳忽然说,“我发现这些应对方式,其实可以归纳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预警,一种是应急。”
“对。”刘好仃点头,“预警就是提前发现风险,应急就是风险发生后的应对措施。”
“那咱们是不是可以先建立一个风险预警机制?”阿芳问。
“没错。”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风险预警机制”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