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比性。
但只要这首歌长红不衰。
那对于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就完全不输千古名篇,甚至在这个追赶潮流的年代,效果更好!
晚上7点,林骁走到了老鸭山的山顶。
秋老虎如今咆哮得厉害。
这个时间,太阳还高高悬挂西天,气温依旧灼人,半天没有凉下来的意思。
林骁俯瞰整个潮白镇。
这个视角,仍能看到镇集上人头攒动、烟火茂盛,这热闹景象好似赶集和过年,甚至比过年还热闹。
潮白镇的赶集是农历逢二五八。
为了迎接国庆假期,遵循了不知多少年的民俗乡约,也在镇政府的倡议下被直接取消。
更感人的是,全镇5万村民竟全部同意,几乎没有听到反对的声音。
即便是再无知的老人和村妇,也知晓自己生活了许多年的土地,一下子“火了”!
他们对“火了”其实没太大概念。
毕竟短视频时代的冲击,在乡村是一种并不稳定的2g网络,大家也刷视频、看直播、买拼夕夕。
但除此之外,生活与十年前并没有什么不同。
依旧是种田、打工、养娃,一日三餐。
可如今,这种生活在短短几个月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里几乎每天都有打扮新潮的外地人,操着一口普通话很有礼貌地问“老鸭山在哪里”或者“潮水河怎么去”或者“这里是下关村还是上关村”……
不算封闭的乡村,突然开始多了各种牌照的小汽车,而且看造型都是很好的车子。
有一些牌照上打头的那个字,好些人甚至对不上是哪个省。
原来小孩子在村里随便乱窜。
如今家长开始提醒:“莫要乱跑,小心被车撞到!”
村民们日常讨论的话题,也开始从谁家的谁谁三十好几还不结婚,变成了一些新鲜的、时髦的话题。
“二根儿子回来了,说是要花二十多万,把他家的房子改造成宾馆!”
“什么宾馆,那叫民宿!”
“民宿是什么,不是给人花钱睡觉的地方吗?”
“是倒是!”
“那不就是宾馆!”
“……”
“哎,镇南边农贸市场要重新招租了,说是要搞什么夜市,关宝强家已经定了一个铺位了!”
“宝强干了这么多年村厨,手艺这么好干嘛不去开店,租个摊位能挣多少钱!”
“你没见识了吧!现在城里人就喜欢这种路边摊,说是原汁原味的农家特色,可挣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