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将当初在中军部时就决定好的方案全盘托出。
“令,左光先率部退出扬州驰援河西战场,扬州方面军一应指挥权全数交给艾能奇,他的任务仍然不变。”
扬州城中万民军的抵抗正越发的薄弱,他们的战斗意志也已经降到了最低。
眼下的局势,扬州城的沦陷与否已经无法决定战场的最终走向,只要继续给予压力即可。
真正能够一锤定音,在于河西。
万民军虽说是困兽之斗,但是终究还是有二十五万的兵马。
现在河西的战场上,他麾下主要的兵马组成还是山东镇和西军改编而来的河南镇。
这两镇的兵马虽然都是精挑细选而来,也经历过了不短的训练。
但是他们的始终是脱胎于旧军,战斗意志和战力,以及武备方面比起汉中镇来说还是要差上不少。
在这种足以决定命运的时刻,陈望自然是更相信自己直控的汉中镇。
汉中镇五师兵马,全都是严格按照戚家军的选兵法从各地之中选拔出来,一直以来都进行着严苛的训练。
他们装备着最好的武器,最好的盔甲,在军法官和宣讲官的带领下成军。
以往那些旧军之中存在的陋习,军官视军兵为奴仆之类的情况,在汉中镇内是完全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他们是区别于这个时代的新军。
他们并非是从各地被强征而来,也并非是被裹挟的流民。
他们经历过苦难,所以知道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他们接受着新式的思潮,在宣讲官的宣讲之下,在军法官的教导下。
他们明白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而战。
这一路走来,他们见到的是在战火之下哀嚎的城镇,见到的是因为天灾人祸不得不背井离乡的百姓,见到的是肆无忌惮肆虐在神州土地之上的虏寇。
他们曾经还不是军兵的时候,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
大势如潮,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个人命运,浪潮汹汹,他们拼了命的挣扎着,却是没有办法保护重要的一切。
他们是幸运的,他们逃到了汉中府内,逃到了一片安宁的地方。
但是他们永远都记得他们曾经遭受过的苦难,也记得曾经失去的一切。
而在除了汉中府内其他地方的百姓,他们仍然饱受着战乱天灾之苦,他们是不幸的。
那些不幸的人仍然在时代的洪流之中挣扎。
他们的同胞仍然在饱受着苦难。
那些与他们血脉交融,同为炎黄苗裔的同胞们,等着他们的拯救,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