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人家。
除了赵佶给人家改了个姓赵的名字之外,什么好处都不给。
燕地豪强最是现实,有奶就是娘,没奶他们就要抢。
童贯前期不能笼络这些人,想要成功伐辽是很难的。
陈绍只希望西军千万不要在辽地,发扬他们那贼配军的军纪,燕地百姓不是好惹的,拽住一匹马就会骑,摸起个棍子来就是兵。
惹急了他们,有你的好果子吃。
不过想想童贯可能还真想不到这一点,陈绍犹豫了一下,说道:“魏先生,你来执笔,帮我给童宣帅写封信。”
他把自己的担忧说了一遍,劝童贯约束手下兵马,不要轻敌冒进。
魏礼写完之后,陈绍浏览了一遍,觉得语气有些硬了。
“童宣帅毕竟是朝廷老臣,身份地位又高,如此写恐怕会起逆反作用。”
魏礼虽然不以为然,但还是根据陈绍的要求,重新写了一封。
这次的措辞客气许多,处处以晚辈手下自居。
陈绍满意地点了点头,自己如今也是一时之雄,有钱有粮,有兵有将,有地盘有战马。
如此低姿态地劝说,童贯应该会听吧
陈绍素来不看重这种虚名上的高低,只要童贯能好好打就行。
童贯的大军虽然北上了,但是根据陈绍对他的了解,童贯大概率会在汴梁,陪着皇帝赵佶过完年才走。
所以他直接动用自己的情报番子,要求快速送到汴梁童贯的手里。
看着陈绍招呼人来送信,魏礼也借机起身告辞,陈绍亲自将他送了出去。
魏礼出去之后,又回头看了一眼,这个年轻的节帅给他的感觉很不错。
最重要的一点,他虽然年轻,却出奇的务实。
根本不计较那些高低短长,这一点很罕见,一般这个年纪的人是非常冲动的,喜欢争个高低的。
自己年轻时候,都做不到这样。
刚才他非常不服,但是被冷风一吹,他突然又觉得陈绍做的很对。
他劝童贯的事,也都是正确的,放低姿态确实更容易被对方接纳。
而且最可贵的是,他不是一味的放低姿态,他也知道自己的实力很强,动辄就说自己是一时之雄。
他对自己的实力认知是很清楚的,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如此放低姿态,就更加难得。
可笑自己一把年纪,还不如年纪轻轻的节帅看的清,放得下。
接着陈绍又顺路来到外宅,正在饮宴的人纷纷站起身来,大家呼喊着他节帅,气氛一下热烈起来。
陈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