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综合其他>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第60章 上奏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章 上奏疏!(2 / 4)

时,巫蛊之祸,武帝立刘弗陵,并未公开立储。”江昭几乎读遍了藏书阁典籍,出声插话道。

汉武帝时期,太子刘倨因“巫蛊之祸”自杀,须得重新选储。

幼子刘弗陵,性子聪慧,受到武帝属意。

不过,刘弗陵生母钩弋夫人夫人年轻,算是“主少母壮”。

汉制为两宫制,又受孝道影响。

一旦刘弗陵登基,钩弋夫人定然垂帘听政,仗着孝道怕是得压着幼帝一辈子。

汉武帝的祖母窦太后、母亲王太后,都先后以皇太后的身份欺压过他,是以武帝有了心理阴影。

也因此,武帝果断“去母留子”,赐死钩弋夫人。

并且,长久未宣布储君人选。

直到临终之际,通过作画“周公辅佐成王图”,暗示刘弗陵应为储君,并托孤霍光辅政。

这算是最类似“秘密立储法”的做法。

往后一点,波斯传承时用过此法,并且是彻彻底底的秘密立储法。

《旧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八·西戎》记载:波斯王初即位,密选诸子中才堪承统者,书其名字,封而藏之。王死后,大臣与王子共发封而视之,奉所书名者为主焉。

不过,波斯蛮夷之地,不受中原认可。

说秘密立储法源于“波斯”,文人清流定然不认可。

过往,定然也有臣子读过旧唐书,却无一人提出秘密立储法。

其中,多半就是中原正统的自傲作祟,不屑使用波斯小国的法子。

如今,说是“汉武帝”首创雏形,却又是不同的结果。

再往后,就得是金世宗治政、清时秘密立储。

然而,金朝和清朝都还没建立。

江昭此法,一旦施用出来,就是“汉武帝”首创雏形,而他发扬光大。

经江昭一提醒,韩章恍然。

武帝暗示立储与秘密立储法的确是非常相像。

只是,这一次是以制度性的东西提了出来。

“如此,你且入宫,呈上奏疏。”韩章大手一挥,手中奏疏还了过去。

一方面,他并非是与弟子抢功的人。

另一方面,作为江昭的老师,这封奏折呈上去,官家一定会记他这个老师一份功劳。

这就跟儿子特别成器,往往会追封父亲、祖父的功绩一样。

生了这个人,你就是有大功绩!

同样,这立储之法的意义实在太大,一旦江昭解决了困扰官家近十年的难题。

作为老师,韩章教出了个好弟子,也是大功一件!

对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