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故技重施,重重喊了一句。
这一喊,章惇双手紧握。
嘶~!
苏子瞻,你小子要是遭贬了,章某绝对不捞你!
“子瞻,你也莫要调笑。”章惇郑重批评道。
他算是有些理解了子川的感受。
“呀!子厚何故假作平常?”章衡出手了。
他是真正的榜眼,也是章惇要超越的人。
章衡说着,不禁一笑。
这一笑,章惇立刻就有些忍不住,憋得脸色发红。
章惇彻底理解了子川的感受。
原来,子川的视角是这样的啊!
章惇深呼一口气,面色又平静下来。
他逐一望向几人,试图记住几人的嘴脸。
这几个,谁都得重演一遍!
“据闻,子川是这一次的科考考官?”章惇望向江昭,出声转移话题。
“不错。”江昭点了点头。
作为状元郎,又是礼部郎中。
他既可以选择监考,还可以选择出题,两个职责二选一。
不过,相比起监考,出题要麻烦一些。
出题官从一月初就得关着,一直关到三月初,会试结束。
为的,就是以免考官透题,造成舞弊现象。
相比起出题官,考官仅需封闭式监考九天,阅卷十五天,拢共算上殿试的时间也方才不足一个月而已。
而且,考官涉及改卷,算是“裁判”角色,手中权力可比出题官要高上不止一筹。
既然有选择,自然是监考官要好一点。
当然,无论是监考官,亦或是出题官,都是刷资历的工作,为的是科考大事,并无高下之分。
“哎!”章惇一叹:“都是嘉佑七子,有的人已经是监考官,有的人还在科考。难啊!”
江昭淡淡一笑,没有说什么。
同为好友,他肯定得适当助力一二。
本来,章惇第二次科考就是考的第五名,实力不差。
他又熟悉章惇的文风,找到机会肯定会出手。
起码,可以试着把章惇的卷子丢到三鼎甲去。
一甲前三与二甲第二,实力上的差距根本微乎其微,差的就是有没有人适时支持一二。
“三年已过,子川与子平就要外放,可决意好去何处为官?”苏轼问道。
历来,三鼎甲也有背景好坏之分。
江昭与章衡,无疑就是背景最厉害的一批三鼎甲。
外放之事,去何处可一言而定。
江昭沉吟道:“我已是五品官身,三鼎甲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