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楼设宴一过,司马光与底下人相互检举的罪状。无一例外都落到了江昭手上。
孔子为圣人,尚且有诛杀少正卯的恶举。
宦海沉浮,谁敢说自己的彻彻底底的清白?
作为百官之首的弟子,从罪状落到江昭手上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政斗进入了尾声。
零零散散的罪状送入吏部,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处罚结果。
副使司马光,贬儋州任昌化县令。
转运判官刘平,擢从五品团练使。
转运判官陈辛,贬一县县丞。
余下的官员,无一例外,要么是调任虚职,要么是贬官。
转运司上上下下,彻底换人。
新官上任不足两月,转运司官员就贬、撤了个干干净净,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不知何时,或许是转运判官刘平因擢升而太兴奋,吃醉了酒,说出了一些不该说的话。
特别是说出了关于司马光的架空决定与抗税谋划,引得不少人注目。
这一来,不少人齐齐恍然,暗道小阁老讲究人。
毕竟,一旦江昭真的举证抗税一事,光州、冀州、同州,怕是都得遭到军队镇压。
政斗结果就要见分晓,司马光方才出来求饶,小阁老也大气的没有计较,可不就是讲究人。
起码,没有动不动就夷三族!
谁人知晓了内情,不得说一句小阁老心善?
舆论传开,小阁老之名,越发响亮。
转运司一方,特意调任的十三位进士齐齐擢升,都是一跃跳级,位列八品官位。
当然,跳级也得适当跳,不能太过分。
因官阶的问题,转运判官这样正六品的官职注定与十三人无缘。
于是,经江昭选拔举荐,挑出了两位判官的人选。
一人名为沈括,字梦溪,因父辈荫封而入仕,为官已有相当一段时间,擅长农田水利,主张改革。
一人名为薛向,以父辈荫封而入仕,擅长物资调配,聚财敛财。
除了沈括、薛向,以及十三位进士,江昭又适当简拔了二十余人,合计三十余人,重新构建了转运司官员班子。
如此,上下一心,江昭彻底掌握住了转运司。
时间一晃,就是一年。
转运司,转运使厅。
江昭手持一封奏疏,斟酌起来。
奏疏题名:平戎策。
这是他将要上奏的奏疏。
最近,陕西可不太平。
陕西为边陲之地,紧邻着西夏、吐蕃。
其中,西夏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