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综合其他>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第143章 如兰和蔡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3章 如兰和蔡京?(2 / 4)

的人选。

当然,一样的道理,盛如兰轮不到小公爷。

谁娶了盛如兰,谁就是小阁老货真价实的连襟。

但凡有真才实学,受到小阁老扶持,努力上进,轻轻松松混个四、五品官位,甚至三品紫袍也并非没有希望。

娶盛如兰,小公爷是哪根葱?

如此一来,既然娶不上如兰,那小公爷自是着眼于明兰。

可惜,平宁郡主性子太傲,不答应。

盛明兰叹着气,摇摇头。

反正,她的风评受到了不小的损害。

“六妹妹。”

一道温和呼声响起,盛明兰一怔。

小公爷!

“你来干什么?”

盛明兰低着眉。

小公爷让她非常失望!

“你可否,唤我一声元若。”

“我我不好议论母亲,可我横竖就娶你一人!”

江府。

江昭手持几封书信,不时踱步。

这都是苏子瞻的信。

腊月末,即将涉及三年一度的政绩大考,江昭征求过底下人的意见。

其中,苏轼是留在熙河为官。

如今,其赫然是河州知州,兼熙河书院山长。

自熙河治政以来,不少政策都偏向于稳固边疆,就连科考政策也特意有些偏向,就此引进了不少读书人。

作为山长,苏轼不单擅长治学,还擅长作诗赋词、散文编修、书法绘画、医药养生、饮食烹饪。

这一来,自是什么都能聊两句,借此结交了不少友人。

一如佛印了元、道潜、秦观、黄庭坚、蔡京,米芾等。

甚至,还不乏吐蕃人、西夏人、辽人。

据苏轼所说,他的一些诗词传遍辽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非常受人欢迎。

江昭望着书信,摇摇头。

僧人、诗人、词人、政客、书法家

这朋友圈,好杂乱啊!

【据闻子川有一姨妹,尚待字闺中,兰心蕙质、淑慎其仪。苏某识得一人,名为蔡京,门风端正,文采斐然,年仅十九。不知可否书信一封,引蔡京入京与子川相看,或可成天定良缘。】

兰心蕙质、淑慎其仪!

这说的是盛如兰?

不过,苏轼特意书信入京,究竟是为了什么倒是一目了然。

为了做媒!

江昭负手走动起来。

蔡京!

要是没记错,这得是奸臣吧?

奸臣年少,方才十九岁。

苏轼的意思,是有意让蔡京入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