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综合其他>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第161章 入土为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1章 入土为安!(2 / 3)

经过皇帝钦点认可。

官家赵祯给予了内阁批示奏疏并下发的权力,但爵位的封赏,俨然是不入此列。

否则,文官人均封赏侯爵、国公之位,估摸着能给武将气死。

太师?

国公?

赵策英沉吟起来。

太师不太可行!

一般来说,追封太师的都是内阁大学士。

亦或者,子孙成器,最终追封先祖为太师。

江志,俨然是不入此列。

或许有朝一日,江昭会宰执天下,从而追封先祖。

但显然不是现在。

那就是追赠国公。

相比起太师称号,国公要略微廉价不少。

赵策英并未迟疑,执笔批示。

【准!着太常寺拟定谥号,追赠吴国公。赙赠银两一千,锦帛三百,左都御史撰神道碑文。】

几句话落定,赵策英抽出一页黄纸,书就起来。

【致子川台鉴:

惊闻令祖父溘然长眠,驾鹤西归,惊悉之余,甚是震悼!

令祖父御史清流,直言不讳,德高望重,实为臣子表率。

逝者典范长存,生者承担重任,汝为江氏砥柱,尊祖含笑而逝,福寿全归!

忆昔镇抚熙河、入宫授课,汝“千古一帝”之言论,常染赵某

惟愿节哀珍重,以金躯承家业,以宏志慰先灵。此心同悲,伏惟珍摄!

赵策英、谨奉!】

“赵策英,谨奉!”

江昭手持书信,读着书信,踱步走动。

果然!

无子的暮年皇帝,最在乎的就是身后之名。

老皇帝三十年修养生息,不乏一些委曲求全的窝囊之举。

要是不出意外,这位的史书评价肯定不会太高。

起码,达不到上等。

然而,一次熙河拓边,愣是让赵祯的“窝囊”成了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君王。

单从评价上讲,起码从平庸之辈猛地成了贤德君王。

尝到了一点甜头,赵祯自是更希望下一任帝王行开疆拓土之举。

毕竟,江山社稷都已经送人,根本带不走。

唯一有可能带得走的,就是后世之名!

一旦下一任君王武德充沛,打出大周的骨气,那便是两任君王治世,妥妥的盛世。

再不济,也得是个什么“之治”。

有着这样的诱惑,赵祯自是大幅度的偏向于武德充沛的赵策英,甚至都不顾及赵策英是太祖一脉的问题。

赵策英,就是“好圣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