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受理叶家冤案传得沸沸扬扬,在行馆的百里洛陈听闻以后,也密切关注着案子的进展。
大理寺内戒备森严,保护那名叶羽旧部,固若金汤,守如铁桶,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所有百姓都在等待这件事情审查的结果,而青王萧燮供出大监浊清。
大监浊清是什么人,那可是北离皇帝的身边人,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稍加一想,便是细思极恐,霎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整个天启城都沸腾起来。
大理寺卿有匆匆快马入宫,第二次求见太安帝。
御书房内,得知萧燮供出浊清,太安帝面色阴沉,手中的茶盏重重地扔在桌案上,猛然咳嗽了几声,一旁的浊清小心宽慰道:
浊清陛下,此番只有口供,拿不出确凿证据,无法证实,便做不得数,陛下小心龙体,不可伤神。
听了浊清的话,太安帝缓和了下脸色,眉峰一凛。
太安帝孤事先有言,大理寺秉公而办,此番你得走一趟了。
浊清是,浊清明白。
浊清毕恭毕敬地行礼,眼睫垂下,掩盖住眼底的幽深晦暗。
案子牵扯到当朝大监,一下子更加备受关注,大理寺卿这辈子还没审过这么重的案子,一个当朝皇子,一个当朝大监,对簿公堂。
堂审之上,青王萧燮‘良知发现,悲恸悔改’,不仅将叶羽之事的前因后果交代,将自己摘了个干干净净,全部推脱到自己是受人指示,那人位高权重,无法拒绝,浊清直言,没有此事,一口咬定,与他无关。
只有口供,和身边人的指证,没有确凿证据,一时间,案子陷入僵局。
天启城内大大小小的茶楼酒肆,都能听到百姓们议论纷纷,尤其是大理寺的对面,自从这个案件一出,几乎每日都是坐满了人。
玥瑶带着紫衣侯进来,被小二引着楼上雅间,上楼的路上便听见下面大堂之内的谈话。
“没想到当年竟是一桩冤案,军神叶羽在战场上用兵如神,可怜叶家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几个打扮文雅的读书人坐在一起,喝茶谈天。
读书人,有才华,有傲气,遇到政事,总是忍不住谈论指点,抒发自己的见解。
“叶羽将军和陛下是结拜兄弟,要是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