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残雪落在眼睫,杜仰熙这才回过神来,发现自己竟在寒风中站了许久,手指都已冻得发僵,他搓了搓手,呵出一口白气,转身回寺时,脚步却比来时轻快许多。
琼奴着手筹备,请了最好的刻工制版,选用上等宣纸印刷,每首诗旁还附作者小传,茶点与诗的搭配更是精心设计。
《琼玉集》首批印制完成,四福斋门前挂出醒目招牌。
——购茶点,赠诗笺,集齐十张换特制礼盒。
效果立竿见影,那些原本被潘楼吸引去的举子们,听说自己的诗可能被印成诗笺流传,纷纷回到四福斋,有文人雅士为收集全套诗笺而频繁光顾,而那些买了茶点得诗笺的,还会拿着诗笺来减价,成了回头客。
最妙的是,许多诗作者都自发带亲友来‘捧场’,无形中为四福斋带来大批新客。
乐善琼奴姐姐!
乐善今日茶点全卖空了!真奇了,那些诗笺居然比金银还吸引人!
乐善不懂他们,但她懂赚钱,总之这次他们又要大赚一笔。
琼奴正在核对第二批《琼玉集》的样稿,弯唇轻笑着。
对面潘楼,柴安捏着刚送来的样本,眯眼打量其中一页,那上面杜仰熙的诗旁,赫然印着“凭本诗页立减二十文”。
柴安好一招借诗卖点。
潘楼也常有文人题壁,他却从未想过将诗句化作商机。
柴安站在窗前,望着四福斋门前络绎不绝的客人,忍俊不禁。
柴安还真是输给你了。
他不得不承认,那个看似柔弱的女子,总能在绝境中找到出路,从四时茶点,再到茶酿,再是这《琼玉集》,每一次创新都令人耳目一新。
“郎君,您与其阻止对家娘子无人说亲,为何不主动一些,表明心意?”
柴安眼下她一心扑在四福斋,若我在这时表明心意,她断然不会再继续潘楼合作。
柴安说不准以后见到我都得绕路走。
“为何?”德庆不明白。
柴安你瞧着她外表柔弱,内里也是心气儿高的,不愿意让人看扁了,也绝不会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