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飞,新编的鼓词《梨花缘》火遍汴京各大茶楼:从孤女童养媳到四福斋少东家,从辅佐府尹破奇案到引得天子现身为她撑腰,再到少将军卸甲追随…
情节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琼奴自然被塑造成了智慧、坚韧、善良的化身,折淙则是情深义重、不拘世俗的盖世英雄。
“郦记”的旗幡,稳稳插满江南水网交织的繁华埠头、岭南奇珍遍地的商埠、以及蜀道物产丰饶的西南重镇。
商行的版图在他们的经营下,沿着水路陆路不断延伸,将四福斋的招牌和琼奴精心研制的茶酿、香料,带到了大江南北,甚至开始与海外番商接洽。
而当年汴京春闱时,四福斋用以装点门楣、引动文气的《琼玉集》,亦随这商道洪流脱胎换骨。
它不再是附赠点心的小巧诗笺,而是以郦记商行名义精印刊行的风雅集册。
琼奴聘请名匠雕版,不仅收录南北名士新作,更辟专栏记录商路见闻。
那些心思活络的文人,将己作刊于《琼玉集》引为殊荣,连带诗中所提的郦记茶酿与香,也成了风靡南北的“雅士标配”。
四福斋在汴京的根基稳如磐石,俨然已是商界翘楚,连带着郦娘子都成了汴京贵妇圈子里颇受追捧的“郦老夫人”。
而昔日汴河畔的四福斋少东,已成贯通南北、货通天下的郦记商行掌舵人。
福慧与范良翰和离,主管汴京四福斋的生意,郦家姐妹们在琼奴和折淙的悉心把关下,也相继觅得良缘,风风光光地出嫁了。
看着女儿们穿着嫁衣,含着幸福泪花拜别高堂,郦娘子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只觉得此生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