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光剑影的战场,燕洵的玄甲狼骑如饿虎扑食,悍不畏死。
李同光麾下虽也是精心挑选的百战之师,但失了地利与先机,在狂野的冲锋下节节败退。
战马的悲鸣,兵刃的撞击,垂死的哀嚎…这一战,如同燎原的星火,彻底焚尽乱世最后一丝虚伪的平静。
燕洵起兵的消息如同插上翅膀,飞越关山,震动四方。
…
魏劭接到郑楚玉被燕洵截走的消息,军帐内,魏梁、魏渠他们群情激愤于燕洵忘恩负义,然而,主位上的魏劭异常沉默。
魏劭他不会忘恩负义。
魏劭转身,眼神锐利,带着笃定,那压抑多少日的枭雄之怒也在这一刻彻底释放。
魏劭燕洵既已亮旗,起兵自立,必是为了复仇而来。
魏劭传信渔郡,命军师整合大军,点齐所有兵马,不必再遮掩,立刻檄文天下——
魏劭太师宇文护,欺天罔地,弑君篡权,矫诏乱命,劫掠民女,祸国殃民,实乃国贼之首,人神共愤。
魏劭魏劭今日奉天命,顺民心,起义兵,讨国贼,凡我大汉子民,忠义之士,当共击之,直捣黄龙,清君侧,诛元恶。
魏劭不破洛京,誓不还师——
魏劭的声音铿锵有力,命令下达,黑色的魏字大旗猎猎升起。
很快,袁慎与楼犇集结兵马,魏劭“清君侧”的檄文以惊人的速度传遍各州国。
到底是“真大义”,还是“伪大义、实谋逆”,但至少这篇檄文一发,即可名正言顺地起义。
至于后世如何评价,那由胜者来书写。
乱世已至,英雄当逐鹿。
…
洛京,太师府。
宇文护眉头紧拧,案前是李同光传回的密报。
宇文护好一个燕洵。
宇文护叉着腰,眼中是滔天的怒火和一丝被挑战权威的惊悸。
他想过魏劭,却没想到燕洵。
宇文护本以为是条丧家之犬,没想到竟藏着如此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