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动不动就下跪。”老朱把两人扶起来:“驱除鞑虏,收复疆土,咱都看在眼里,你俩不用推脱!”
“现在你们回来了,咱正好有个新任务交给你们!”
老朱不想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纠缠,只得转移话题。
汤和跟李文忠,一个是自己多年的兄弟,一个是自己的亲外甥,他们对大明对朱家的忠心,不用多说。
原本的历史轨迹,汤和谨小慎微,洪武二十二年,交出兵权,告老还乡,最后病逝在凤阳老家。
而文忠,是因为自己诛杀其门客,惊惧过度而暴亡。??
对于汤和的记载,老朱觉得没什么问题,汤和这人一直都是谨小慎微,从大明立国后,更是懂得明哲保身,从不参与什么派系争斗,跟宋濂一样,都是老狐狸。
而对于文忠的记载,老朱就觉得有些奇怪。
一来自己把文忠都当子嗣看待,对他期望也比较高,虽然严厉了一些,但也不可能把他给吓死。
并且那时候标儿还在,即便是自己要处罚他,标儿也会极力求情。
文忠跟标儿的关系,可是极好的。
就因为他谏言自己裁减宦官、招纳门客引发猜忌,自己杀其门客后,他就被吓死?
这完全不符合逻辑!
老朱看了一眼李文忠。
不论亲属关系,就拿文忠的军事才能,老朱也不可能让他去死,从而白白损失一名大将!
要知道跟着老朱打天下的那帮兄弟,基本都是五十出头,身体素质早已不复往昔。
而现在,像老二老三他们这一代功勋二代,目前年岁还小,还没成长起来。
朝廷中能担大任的无非就是文忠、蓝玉、沐英等,三十来岁的年轻人。
所以,老朱觉得,应该是自己平时对文忠太过严苛,又遇到自己杀了他的门客,让他惊吓之后,患了病,这才早早去世。
想到这,老朱语气缓和多了,脸上的笑容也真诚了一分:“从年初开始,咱就把大明军制改革。”
“你们二人回来,正好帮咱训练两支强军出来!”
“军制改革?”两人闻言一怔。
他们刚回来一天,对朝廷发生的一切还并不了解。
老朱把从卫所中挑选出最强的士兵成为职业军人的事给两人说了一遍。
两人听得两眼放光,都赞老朱这军制改的好。
军人的天职就是开疆拓土,保家卫国。
若是只让士兵进行训练,不去做其他与军人无关的事。
那么,这些士兵将有多强大?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