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的杨思义,淡淡道:“爱卿为何觉得这些银子应该交于国库?”
杨思义一把拉过兵部尚书赵瑁:“陛下,派去倭国的大军,是兵部调遣的,而军备物资是户部准备的。包括药品,火器火药弹药等等,都是由六部签字盖印后签发下去的。”
“如果,陛下把银两收入内帑,那户部、兵部的账目就对不上!”
杨思义把脖子一硬,抬头看着老朱:“所以,臣觉得,只要是从倭国拉回来的东西,都应该归国库所有!”
开玩笑,半年时间就搞了几百万两银子,一年起码能弄到五百万两的银子。
最重要的是,当初派过去的士兵是为了打仗,民夫也是为了保证士兵的衣食住行,并没有准备专门挖矿的人才跟设备。
等专业的人跟设备过去,一年能挖多少银子?
八百万?还是一千万?
陛下您拿这么多钱干啥?
整个大明都是您的,您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这么多银子,归于国库,才能让这些银子发挥更大的作用啊。
像修水库、加固河堤,平整官道,救灾救难,都是户部从国库调拨的。
今年还好一点,国库还有盈余。
像往年,国库干净得老鼠在里面跑,都要小心别被空旷的地面给滑到了。
从洪武元年开始,陛下您自己说,你换了多少个户部尚书了?
还不是因为国库没钱。
老朱听了,顿时觉得不干了!
当初是老二老三他们带着一万人去剿灭蒲家,他们擅作主张,溜去了倭国。
那蒲家的钱财,全部充公了的,自己可一分未取。
现在倭国弄回来的银子凭啥要给户部?
“不行,这些都是咱的银子!”老朱斩钉截铁的说道:“洪武五年,咱说要派人去打倭国,除了武将,文官没有一人同意!洪武九年,咱又提议要打倭国,咱记得有人说什么元军的船都沉在倭国了,咱们大明还是算了。”
“就拿这次来说,咱还记得当初有人在朝会上反对,让咱把人给叫回来,户部没有一人帮咱说话吧。”
“咱倭国灭了,钱拉回来了,户部就想白嫖……,白拿咱的银子了?”
杨思义听完老朱的牢骚,老脸一红,不知道怎么反驳。
当时,的确有人上书,让陛下把秦王他们给叫回来。
说秦王他们的行为已经涉及到国与国的纷争了,会给大明招惹祸事。
这是因为大家不知道倭国有银矿啊。
如果大家早知道倭国有这样的富银矿,别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