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就冒了出来。
这些公司,他们不捞沙,他们从地主院外,村民手中收沙,然后在贩卖给建筑工地。
价格嘛……
只有原来一半!
这些公司的人说,他们要花钱请人运输,提前支付沙子的钱,上下打点,这些都是他们的成本。
总之一句话,反正价格就是这个价格,你爱卖不卖!你不卖,有的是人卖。
河里捞沙又不是什么精细活,你不赚这钱,有的是想赚这钱。
百姓没办法,也只能接受比以往少一半的价格。
并且,对于河沙的质量,也严格了许多。
只要敢掺假,对方就不要。
不是只有掺假的那堆沙子不要,是整个村的河沙都不要!
所以,那些村子,现在都老老实实捞沙,不敢再搞什么小动作。
大明的官道,可没有什么统一的宽度。
有官道只有一丈宽,有的官道则有三丈宽。
这次官道重修,朝廷给出了明确标注。
官道宽十二米,分为对向双道。
还有水泥路的厚度要达到三十公分!
什么公分,米这些单位,是从今年慢慢在京城中流传开来的。
听说是太子弄出来的新的测量单位。
乖乖,也不知道殿下的脑袋是怎么长的,怎么会比别人聪明那么多?
这也难怪,殿下是殿下!
六条官道同时开工,那场面,真叫一个地动山摇!
从南京城门口开始,官道两侧的原野上,旌旗(主要是各商会的标志旗)招展,人声鼎沸。
挖沟的、夯土的、运料的队伍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
独轮车吱吱呀呀的声音夹杂着工人的号子声,汇成一片。
新式的“米”和“公分”成了匠人们嘴里最常念叨的词。
监工们拿着刻着清晰刻度的木尺,在路基上来回比划。
“这里!宽度不够!差着半尺呢!挖!往两边再扩一尺半!按标尺来!”
“这里深度不够!说了要挖够八十公分深做路基!你这坑才一半深,糊弄鬼呢?”
被呵斥的工人不敢怠慢,只得按照监工要求的来做。
这些监工一部分是商会招来的,一部分是官府派来的。
新规矩虽然繁琐,但工钱是实打实的诱人,没人敢拿饭碗开玩笑。
更何况,听说太子殿下对这新官道极其重视,时不时会派人下来暗访。
……
“黄小子,你在干什么?”
阎老推开门,就看到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