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帝王之术讲究的就是一个平衡。”
蓝太平叹了口气,顿了顿继续说道,
“勋贵,文臣,武将”
“这三个群体,组成了咱大明朝堂的格局。”
朱允熥闻言脸色一变,自己舅舅说的这两句话似曾相识。
他猛然记起,这是小时候偶然听父亲朱标提起过。
有一次朱标考教他与朱允炆功课,朱允炆的表现令朱标十分满意。
而他朱允熥却根本答不上来,被朱标罚站在门外。
就在他站在那百无聊赖时,听到其父不知为何突然与朱允炆谈起了帝王之道。
其中就有两句讲的,跟蓝太平说的意思差不多。
“还请舅舅赐教,该如何平衡朝中这三股势力。”
小皇帝恭敬的问道。
蓝太平看了他一眼,只见朱允熥神色严肃,态度恭谨。他点了点头继续道,“现在的局势是勋贵势力强,文臣的势力弱。”
“至于武将,目前则是依附于勋贵。”
蓝太平的话,再次让小皇帝朱允熥内心波涛汹涌。
自己舅舅能说出这些话,看出来绝对是毫无私念的忠正之言。
淮西勋贵掌管着五军都督府,而三品以上的武职,皆为勋贵家族的子弟。
那些中下层将领,又都纷纷出自不同的勋贵门下。
而像蓝太平这般的勋贵之秀,就连那些精锐的士卒也都跟其血战疆场。
可以说,他的威望在明军中远超当今任何将领。
甚至说,这些兵将只知其军令,不知皇帝的旨意也不为过。
蓝太平这位靠山王,就是明军中的定海神针。
只要有他的拥护,那朱允熥的皇位就无人能够撼动。
蓝太平现在毫不忌讳的指出这一点,就表明他压根没有不臣之心。
反而是一片赤诚。
“那依舅舅之见,朕该如何去维持平衡?”
面对小皇帝疑问,蓝太平淡淡的说道,“把武将和勋贵剥离,让其互不统属。”
“那文官呢,他们势弱要不要扶持一下?”
小皇帝本以为蓝太平肯定也是这个意思,谁知道他却摇了摇头说道,“不但不可扶持,还要时刻提防与打压。”
“这,这是为何?”
朱允熥大吃一惊,刚刚明明说要维持三方平衡。
现在局势是文官偏弱,不扶持就罢了为什么还要打压呢?
难道是他的私心作怪?
难免,毕竟舅舅也是个人。
是人,就不能免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