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训练海军,同意让我出海贸易。”
朱允熥也不急着,第一时间问姚广孝的事情。
先说了说,海上的事情。
杨士奇他们还是知道,朱允熥的下一步打算。
“殿下是如何说服陛下,同意出海的?”杨士奇问道。
朱允熥把当时劝说的内容,和朱元璋简单说了说。
杨士奇道:“陛下确实想解决倭寇,但又真的没有精力,希望殿下能帮他完成这件事,能做到最好,做不到也没所谓,毕竟大明没有人可以做到。”
给两千人朱允熥,训练成为海军。
单纯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如果可以做到,要求也不高,把张士诚、方国珍等余部收拾了即可。
“还有粮食!”
李至刚说道:“陛下一定对一年三熟的安南等地,还有殿下说的亩产七八石的粮食深感兴趣。”
停顿了下,他又道:“我曾听鸿胪寺的官员提起过,安南等地确实能做到一年三熟,但亩产那么高的粮食,真的存在?”
“应该存在!”
朱允熥没有说得太绝对,又道:“我是从一本古书上看到的,但那本书我已经找不回来了。”
杨士奇也不深究,书的问题,道:“陛下同意殿下这样做,是想让殿下试一试,如果做成了,也是殿下的一种优势。”
“不一定是试一试。”
李至刚想着,又道:“陛下开始让殿下掌兵了,尽管兵不算多,只有两千人,但也是个好的开始,还不阻止殿下,和武将们的进一步联系往来。”
杨士奇笑道:“恭喜殿下,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更高了。”
不愧是八分。
现在说不定不止八分,可能上升到九分了。
至于朱允炆的分,大概要被扣了一两分。
对于他们而言,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恭喜殿下。”
李至刚反应过来,也是大喜。
如此一来,夺嫡的胜算更大,只要不犯大错,基本没问题了,他这个殿下身边的幕僚,未来含金量更高。
“现在恭喜,太早了。”
朱允熥摆了摆手,这两件事便如此放下,又道:“我今天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发现,我想我知道朱允炆身边那个高人可能是谁了。”
“谁?”
杨士奇和李至刚齐声问道。
关于那个高人的事情,杨士奇也和李至刚说过了。
“一个黑衣和尚。”
朱允熥听到朱允熞描述的时候,快速搜索了一遍大明里的黑衣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