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有一个天文望远镜,叫做郭守敬天文望远镜,绝对是个古代的科学大牛。”
“这位大佬什么都懂,可惜是元朝时期的人,人早就不在了,但他的孙辈应该还在。”
“如果孙辈能继承他的科研成果,能力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朱允熥不得不感叹,其实古代的科学家还是很多。
奈何,现代人知道的不多。
大家知道的只有西方那些,但西方那些确实做出过比较高的贡献,改变了世界,其实古代的也不差,只是古代的环境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古代的社会,没有科学发展的基础。
如果要全面推行科学,就得开民智,破坏儒家体系。
古代皇帝哪能让普通百姓开民智、讲科学,反对皇帝君权神授的权威呢?
只要想想,就觉得挺可惜。
“大妞。”
朱允熥说道。
“我在。”
杨大妞走过来问道:“殿下有什么吩咐吗?”
朱允熥说道:“你安排几个人,到邢州邢台县找这个郭守敬的后人,找到了必须尽快带回来。”
杨大妞领命,出去找人安排。
暂时定下了物理老师,朱允熥回了自己书房,开始研究怎么编写教材。
把自己初中高中学过的化学知识,很艰难地回忆起来,但又实在忘记得差不多,只能把那些很基础的先写下来。
他提供方向,提供基础。
更深入的知识,需要陶志学他们进一步研究。
朱允熥也想挥挥手,就能把完整的化学知识写出来,奈何实力不允许。
还有物理,他记得的相对多一些。
因为以前最喜欢的,还是物理。
科学的魅力,很容易让人忘记时间,朱允熥写到了深夜,才想起来还有奏章没看,赶紧让杨大妞把奏章搬过来。
今天晚上,差不多熬了一个通宵。
第二天一早,朱允熥继续不早朝,故意避开他们,顺便在东宫睡了个懒觉。
起来的时候,他听到外面又传来吵闹的声音,那些姑姑们听说自己还没起床,终于有了堵门的机会。
“大妞,快帮我离开东宫。”
朱允熥道:“我们翻墙离开,大姐你们去应付姑姑她们。”
朱灵月哭笑不得道:“这样躲起来,也不是办法。”
朱允熥道:“没事的,很快就能过去。”
报纸已经刊登了,外面的言论风向开始逆转,今天新发行的报纸,对于商税这件事,又推进了一个新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