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历史军事>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304章 失海洋者受天下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4章 失海洋者受天下祸!(2 / 3)

,可倭国的银矿、硫磺、漆器已堆满应天府库,这实打实的收益比任何说辞都有说服力。

他们虽不懂洋流季风,却清楚征服一地便能得一地之利——眼下的白银只是开始,待海禁解除,江浙的丝绸、江西的瓷器顺着航线出去,回来的恐怕就是数不尽的金银、香料,甚至是从未见过的奇珍。

这般前景,让习惯了陆战思维的老将们,也不得不重新掂量海洋的分量。

朱高炽话锋一转,声音逐渐拔高。

“所以国朝必须得倾泻资源大力发展水师,战船要造得更大更坚,火炮要铸得更利更猛,兵士要练得更精更强。否则一旦水师疲敝,远洋舰队无力远航,沿海卫所守不住海疆,海外诸国便会渐渐窥破虚实。”

这句话就是开口定下基调。

大力发展水师是大明接下来的战略国策。

“当他们发现曾经敬畏的天朝上国,连自家海疆都护不住,连远道而来的商船都保不了,那份恭顺便会悄然瓦解。”

“蛮夷向来畏威而不怀德,见大明疲软虚弱,定会收起朝贡的姿态,或截留商队,或勾结海盗,甚至效仿倭寇犯边。”

“届时,不仅海外财富断绝,沿海百姓再遭涂炭,连大明积攒的威严也将荡然无存。”

这并非是朱高炽杞人忧天,因为历史上的大明就做过这样的事情。

除了东海之外,大明还濒临南海,尤其是永乐年间,在安南被大明征服郡县为交趾后,大明王朝的触角就成功延伸到了交趾以及南海等地!

交趾都司的设立,让大明得以掌控红河三角洲的航运枢纽,暹罗、满剌加等国的朝贡船队络绎不绝,南海航线的贸易税一度充盈国库。

结果宣宗废置交趾撤军安南,致使大明因此丧失了南洋海权。驻军一撤,交趾旧地复叛,红河三角洲的控制权旁落,满剌加等藩属失去屏障,渐遭暹罗窥伺。

最直接的变化,那就是自仁宣起南洋诸国鲜少再有入明朝贡的,他们也慢慢对大明失去了恭顺之心。

安南后黎朝视大明宗主国为无物,仗着大明撤军后的权力真空,屡屡出兵入侵占城、老挝,蚕食周边土地。

而大明王朝却因为内忧外患——北边要防备蒙古,内部要整顿吏治,早已失去大规模远征的财力与兵力,结果就是只能派遣使臣前去申饬警告,文书往来却如石沉大海,毫无用处!

南洋诸国见此情景,更看清了大明的衰弱。满剌加不再遣使,爪哇中断贸易,连远在苏门答腊的旧港宣慰司也渐失控制。

曾经“万国来朝”的盛景不再,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