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竹篓,有遮有盖,十分轻便。
里边除了衣物就是王母准备的一些吃的,满满当当的。
对着小山村依依作别,此去怕是只能年关再回了,而且也赶不上柴家三哥的婚事了。
和柴胡磕头作别,他便搭着郑家的车队往县城去了。
王父并没有跟随,这是他执意要求的,毕竟他还要求学多年,总不能每次都要王父送到县城吧!
且说郑家车队的信誉还是很好的,肯定能给带到县城门口,至于接下来就看王清晨的一张嘴了。
“小哥这是去县城投亲?”
车队每半月去一次县城,都是采购一些镇上需要的东西,所以车队里多是一些老板、掌柜。
“不是,是为求学”
“哦?”
“这小子我知道,柴掌柜的得意弟子,没想到还真是志在科举”显然有人认出了他。
他扭头望去,却是认出其人便是郑家书铺的那个小掌柜。
“掌柜的这是去进货?学塾都没了,掌柜的进货卖与谁啊?”王清晨有点疑惑,又有点腹黑地说道。
“哈哈哈”众人都知道镇上是什么情况,所以对于王清晨的调侃也报以善意的微笑。
“你小子,这不是在镇上坚持不下去了,去城里混口饭吃”
小掌柜凡尔赛了一下,别人都是城里混不下去,去镇里混口饭吃,你可倒好。
“掌柜您在城里还有产业呢?”王清晨这是真的有点震惊了,襄阳城可不好置办产业。
“家父郑二河,县里的郑家书铺就是家父在经营,不才进城尽孝,顺便替父分担”小掌柜昂首嚣张状。
“还未请教小兄弟姓名?在下郑良”
他笑不出来了,富二代什么的最讨厌了。
“在下王清晨,到城里少不了要麻烦郑大哥”
“好说好说”
众人坐在骡车上,摇摇晃晃,直到下午才到县城,这一路这是真够累的。
直把他摇的浑身松散,要是有匹马就好了。
……
“郑大哥,那我们有缘再聚”
“好说,记得买文房四宝来找哥哥,哥哥给你打折”
随即,两人于城门口分别。
王清晨一路问话,终于在傍晚时分找到了夫子口中的青山学堂。
正所谓夜不登门,他便就近找了一间便宜的客栈住了一晚,养精蓄锐,顺便换上自家小妹做的新衣以示郑重。
不过衣物中夹带的几两银子却是让他眼睛一热,这肯定是小丫头辛辛苦苦存起来的。
早起前往青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