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的京师最为激动的要数刑部官员和景佑帝,一个银矿还是超大型银矿,代表的含义太多了。
首先国库至少短期没有后顾之忧,其次北境的战事有了支撑,再者对于各个世家大族也算是极大的利好。
毕竟按照以往的节奏,缺银往往都是从世家大族的口中收割,而景佑帝也不是易于之人。
对于刑部来说这个意义更大。
因为自消息传来的第一时间,刑部一众官员对于登闻鼓案的最后判决结果都已心中有数。
这已经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同时歧州一众官长的脑袋也随着五百里加急的到来彻底挂在了闸刀之下。
而一众官员的目光也从案件本身迁移到银矿之上,而现在的焦点核心是,这个银矿能产出多少白银。
如果是富矿自然最好,如果是贫矿于此时局并无大益。
“中午就走了?”
“回大人,正是,户部右侍郎带队,今部司一应郎中、主事大大小小去了二十多人,听说还有百位近卫随行”
石虎的消息自然可靠,同时也确实给传言加重了几分筹码。
“部里今天有什么消息吗?”王清晨有了一丝猜测。
“宫里来人了,听说是陛下口谕,传给尚书大人一人听罢”
石虎看了看外堂偷听的三人,压低声音确保只有王清晨一人听到,这才附耳说道。
王清晨嘴角轻蔑一笑,心中自然知道,歧州刺史等一应官员的结局已然注定。
至于罗氏的夫君应该能够沉冤昭雪,这个结局也算不错。
只怕……
“那罗氏如今如何?”
罗氏正是敲响登闻鼓的那个妇人。
“仍在刑部大牢,想来应该无碍”
石虎一愣,虽然正是罗氏诱发此案,但是所有人的目光自始至终都不在罗氏身上。
不管是陛下、刑部尚书、刑部官员、歧州官员,还是其他高位上官。
罗氏自始至终都从未真正走进他们的眼中。
参与此案的所有人都知道此案的关键,也都不在乎一个小小村妇的命运。
即便他的勇气令人赞叹。
王清晨却微微皱眉,越是这个时候,有些事情就越难琢磨。
毕竟一个小小的歧州刺史怎么敢冒着欺君之罪做如此行径,其后没有大人物的撑腰他是不相信的。
再者,公堂之上的做派也不像是没有后台之人,所以这也是此案的唯一变数,也是王清晨唯一担心的地方。
毕竟解决事情一般只有两种办法,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