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谋。冀望与尔等共襄盛举,再铸大朔之辉煌!布告天下,咸使闻知。皇帝诏曰”
‘朝中有奸佞’
这是所有臣子的第一反应,陛下说的冠冕堂皇,不过还是想出去玩啊!
不过理由却是正大光明,让他们一时也不知如何拒绝,而且这两年陛下的内帑确实存下了不少银子。
不过不怕死想出名的从来都不缺,次日御史窦荐直言上书
“臣闻圣王治国,以恤民为本,以俭德为基。今览陛下巡视江南之诏,虽怀追慕太祖、广纳谠言之心,然细思其行,恐有未合治国大道之处,故冒死进谏,伏惟圣听。
陛下以建国六十载为由,欲巡江南。然巡幸之举,动辄兴师动众,沿途州县需备舆马、供膳宿、整道路,虽诏令俭约,然地方官吏为博圣心,必层层加码,竭府库之财,征民间之役。
昔炀帝南巡,耗尽国力,致民怨沸腾,今大朔虽承平日久,然北境时有战事,东南水患未绝,府库钱粮正应用于民生凋敝之处,若因巡幸虚耗国力,恐重蹈前朝覆辙,使百姓不堪其负,此非爱民之道也。
再,陛下出巡,扈从众多,仪卫森严,百姓见天颜而胆寒,官吏惧失仪而唯诺。
即便有忠直之士欲进谏言,亦难突破层层阻隔,直面圣听。且朝堂之上,本设有言官谏路,若陛下能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何愁忠言不达?何必舍朝堂之正途,行巡幸之虚举?
如此纳谏,恐流于形式,难收实效。巡幸所至,官吏或借机敛财,或欺上瞒下,陛下身处辇舆之中,所见所闻多为粉饰太平之象,难察民间真实疾苦。
……
望陛下收回成命,将心力财力用于整顿吏治、兴修水利、安抚边疆,以实政惠民,如此则天下幸甚,万民幸甚!臣谨昧死以闻。谨奏”
倒是个直臣,吏部传颂这本奏疏的时候,王清晨自然也凑了热闹,干御史头果然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