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轻松之感却让他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容。
仿佛一直束缚在身上的沉重枷锁突然间被解开了一般,整个人都变得无比畅快。
待得两万大军稳稳地矗立在宽阔的河滩之上时,负责侦察敌情的斥候也匆匆赶回禀报。
“启禀将军,经探查得知,周围各县的县兵皆坚守在各自的县城之内,不敢轻举妄动。河内太守所统领的郡兵,则龟缩在怀县之中,闭门不出。”
李渊闻听此言,不禁仰头大笑起来。
这可真是天赐良机啊!
对方如此胆怯畏战,简直就是将战场的主动权拱手相让给他李渊。
若是他不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大肆劫掠一番,恐怕都要辜负这位太守的一片‘好意’了。
想到此处,李渊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与兴奋之色。
但很快就掩饰了下去,恢复到了淡然。
只见李渊气定神闲地站在那里,目光沉稳而坚毅,目视这片河岸。
“传令全军,安营扎寨!”
李渊吩咐道。
他不仅要安营扎寨,他还要修建一座简易的城寨。
搭建一座能够连接两岸的营寨,以便于物资和人员的运输与调度。
未来会有三四个月,黄河上会有源源不断的物资从洛阳运到河内。
必须要在黄河两岸驻扎大量人马,保护运输。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军队的后勤补给畅通无阻,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战斗。
听到李渊的命令,士卒们迅速行动起来,有条不紊地开始执行任务。
实际上这根本无需李渊亲自吩咐,但那些经验丰富的队头早已心知肚明,作为大军的先锋,他们干的就是修桥铺路,开山凿石,为大军做好一切准备。
同时也要防止汉军出其不意地杀个回马枪。
毕竟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谁也无法预料敌人会在何时何地发动突袭。
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起坚固的营地,以抵御可能来自汉军的攻击。
从这也能看出李渊用兵的套路。
那就是稳。
李渊接受失败,但失败之后,李渊还能重整旗鼓。
一句话,李渊可以失败无数次。
但必须有能承担失败的风险。
随着命令下达。
黄河两岸瞬间热闹了起来。
大批粮草从黄河以南运输到了黄河以北。
五条浮桥,三条负责粮草,两条负责运输士卒,还有数千艘小船,不停的在两岸来回运输物资。
一切显得井井有条,热火朝天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