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世家,轻视文人,重视武夫。
喜欢以利诱之。
尽管只是了解了一些片面的东西,但也依旧让沮授对李渊震惊不已。
此人的一举一动,简直就是自绝于天下。
可偏偏就是这番举动,反而让李渊的路越走越宽了。
特别是李渊兵进并州,带着百万黄巾。
如同神来之笔。
占据并州天险,对抗大汉。
没错!
沮授已经想到了,李渊会放弃洛阳。
因为河北黄巾贼已经快坚持不住了,中原黄巾贼已经被皇甫嵩剿灭大半。
天下黄巾只剩下河北以及洛阳一带。
而河北黄巾贼败亡后,身处天下之中的李渊,必定八面临地。
而这个时候撤离洛阳,进入并州,占据太行山之险,大汉就是百万大军也奈何不了李渊。
想到这!
沮授突然对李渊来了一丝兴趣。
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风云人物,才能搅得大汉不得安宁。
做好一切准备后,沮授面色坚毅起来。
一股独属于这个时代的文人气魄展现了出来。
此去必定会遭受蛾贼的冷嘲热讽甚至刁难侮辱,所以必须要将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周全,制定出万无一失的应对策略才行。
过了一小会儿,精心筹备完毕的沮授带领着数位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文士,他们手持象征着谈判权力与和平意愿的节杖,步履沉稳地向着邺城高耸的城头缓缓行去。
与此同时,在邺城外那规模宏大的军营之中,则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喧嚣繁忙的景象。
此起彼伏的伐木声响彻云霄,夹杂着工匠响亮有力的吆喝呼喊声,仿佛一曲激昂奋进的劳动交响曲。
一辆辆巍峨壮观的云梯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巨大的车身和高耸的梯子令人望而生畏;一排排整齐摆放的竹梯宛如等待检阅的士兵,安静而有序;还有那些笨重却威力惊人的攻城车,以及寒光闪烁的床弩等各类攻城器械,依次罗列开来。
在众多能工巧匠的巧手之下,一件件精妙绝伦的攻城利器正逐渐成型。
若要论及李渊在颍川、河南以及河内等地所收获的最为珍稀宝贵之物,那么毫无疑问当属这些技艺超群的工匠们了。
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之世最为顶尖卓越的工匠几乎尽数落入了李渊之手。
其中,甚至连擅长制造投石车这种强大战争机器的工匠亦不在少数。
然而,李渊并未将这些投石车工匠带到此处,而是将其调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