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此题总分值高达二十分。
钟繇看到这样的题目设置,内心深处掀起了惊涛骇浪般的震撼,简直难以言表。
此时此刻,参与此次科举考试的众多学子无一不是来自并州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之人。
仅仅只是第一道题目,如果能够依据这些答案去实际推行相关政策措施的话。
那么,整个并州地区的两百多万军民必然会心向一处,全心全意地归顺和支持。
钟繇漫步其中,目光不停地扫视着。
他逐渐意识到,这里所列出的每一道题目,实际上都是目前并州亟待解决的重要政务问题。
与其将其称之为一场普通的考试,倒不如说是在直接决定着接下来并州应该采取何种行政管理方式更为贴切。
就在这时,钟繇的视线落到了最后的一道题目之上。
刹那间,他只觉得心头猛地一震,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狠狠击中一般。
只见那题目赫然问道:“黄巾起义究竟因何而起?为何太平道能够煽动起八州之地多达数百万民众起来造反?而且,在这场大规模的造反行动之中,为何绝大多数参与者竟然是以流民为主?那么,这些数量庞大的流民又是源自何处呢?”
此题总分高达二十分!
当一张张考卷和相应的答卷逐一发放到各位前来应考的学子手中时。
这些学子们定睛一看眼前的考题,瞬间全都惊愕得呆立当场,脸上纷纷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这……这跟他们之前所臆测和想象的完全不同啊!
原本以为会出现大量关于儒家经典以及各种经典子集的内容,然而此刻却是连一点儿影子都看不到。
就在此刻,场中的气氛陡然间变得凝重起来,绝大多数的学子脸上瞬间失去了血色,一片惨白。
原因无他,只因他们心中清楚地知晓,之前所做的一切精心筹备如今已全然化为泡影。
一时间,绝大多数的学子宛如石化般呆立原地,手中握着笔却迟迟不肯落下。
他们的目光空洞无神,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
然而,与这些茫然失措的学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还有一部分人眉头紧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努力思索着眼前的题目。
此次科举考试,李渊采取了以一百五十分作为满分的计分方式。
而且,每一道题都对应着相应的分值。
最终得分最高之人,将会荣膺榜首,同时还将录取排名在前一百位的学子。
不得不说,李渊此举已然算是做出了极大的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