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9章 匠作坊(2 / 3)

宛如一座钢铁巨兽,矗立在众多工坊之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而与之相邻的,则是纺织工坊,虽然规模稍逊一筹,但也同样繁忙。

这两大工坊,对于李渊来说,都是重中之重。

尤其是铸铁工坊,更是他的心头之爱。

每天,大量的矿石源源不断地运进工坊,铁匠们则将这些矿石锤炼成各种形状的铁具。

在这两万多户铁匠中,他们夜以继日地劳作,生产出各式各样的铁具。

上一年,这些铁匠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制造农具的工作中。

他们的辛勤努力,使得分散在上党、太原、雁门三郡的各大千户所都能人手一把农具,顺利地进行屯田开垦,没有耽误农耕的时节。

如今,农具已经足够充足,李渊终于可以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了。

他的目标是给全军换装,打造出坚固的铁甲以及锋利的兵器。

在汉代,士卒们所穿戴的甲胄普遍只能防御胸前,而且大多是铁扎胸甲。

只有中央军才会配备铁胄,以护住身体的大部分。

这种甲胄并不能完全覆盖全身,这在激烈的战斗中,许多士卒的四肢或是没有甲胄覆盖的地方就很容易受到伤害。

在汉代那个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时代,身上一旦出现刀伤,就几乎意味着半只脚已经踏入了地府。

尽管李渊在每次大战中都竭尽全力,但真正死在战场上的士兵,实际上仅占伤亡人数的三分之一。

而剩下的三分之二,往往是在大战过后,由于士卒受伤而引发的感染导致死亡。

即便李渊运用了一些后世的经验来处理伤口,使得感染率大幅降低,但仍然有大量的士卒因伤口感染而不幸丧命。

毕竟,李渊并非医学专业的大学生,他对于如何处理伤口的知识也只是一知半解。

他所知道的,无非就是保持环境的整洁、用热水煮沸纱布以及使用针线来缝合伤口。

然而,这三板斧虽然已经让伤兵营的死亡率显著下降,但仍然无法完全解决问题,死亡率依旧居高不下。

至于酒精?李渊还没有奢侈到用大量的粮食来实验。

这个年代,粮比人值钱。

对于这个年代的酒,以粟酒为主,非常浑浊。

但李渊也见过一些不一样的酒,颜色是绿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原材料制作的。

这种酒洒在伤口上,恐怕感染的会更快。

李渊打算等粮食充足后在慢慢实验后世的高度酒。

毕竟李渊也不会,只知道蒸馏,还需要摸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