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4章 王芬(2 / 3)

务,并给他扣上了一个“养寇自重”的罪名。

尽管有一些朝臣为卢植辩解,指出他在战争中的功绩,让刘宏并没有真正将这个罪名强加于卢植头上。

不过,这并没有改变卢植被打入大牢的命运。

如今的冀州刺史名叫王芬,对于这个人,李渊也略有耳闻。

在历史上,竟敢策划废除刘宏,改立合肥侯为帝。

然而,他的计划最终还是败露了,这使得王芬陷入了极度的恐惧之中。

最终,他因为害怕而选择了自杀。

王芬之所以要废除刘宏,原因其实很简单。

刘宏掀起的党锢之祸,让许多正直之士受到牵连,而王芬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

王芬,字文祖,东汉“八厨”之一,曾在汉灵帝朝受累于党锢之祸,四处流亡。

延熹九年(166年),牢修诬告李膺等大臣结党营私,桓帝震怒下发动了著名的“党锢之祸”,王芬有大名于天下,亦在废锢之列。

自此正直之人被废除、流放,奸邪之人更加肆无忌惮的纠结在一起,中原大地上清流士人,于是共相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

上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顾”,次曰“八及”,次曰“八厨”,而王芬位列“八厨”之一,厨者,称赞的就是那些能以家财救济世人的名士。

建宁元年(168年),清流领袖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被宦官杀害。

第二年(169年),灵帝掀起了“第二次党锢之祸”,大肆杀害天下豪杰和儒学行义之人,王芬不得不再度流亡藏匿。

前后禁锢长达十九年。

黄巾之乱,汉灵帝废除了对党人的禁锢,一大批忠正之臣重新被起用,冀州平定后,王芬也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前往冀州治理黄巾军根源。

到任后,王芬收纳流民,安抚叛乱,治军理政,很快使冀州安定下来。

冀州之所以在遭受到黄巾之乱后,能在短短几年恢复元气,与王芬的治理脱不开关系。

根据李渊从商队那里得到的最新消息,王芬在赴任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来吸纳太行山的流民。

他公开宣称,只要愿意下山的人,都能够获得土地用于耕种。

冀州原本是一个富裕的地方,但经过多次激烈的战争之后,许多豪强地主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甚至家破人亡。

即使是那些世家大族,也伤亡惨重,大片的土地都变得荒芜无人耕种。

尤其是安平国、巨鹿郡、清河郡以及魏郡这几个地区,受到的破坏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