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弩箭作为着力点,轻松地攀爬上去。
这种新型水泥的出现,无疑给李渊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和信心。
它的硬度远超夯土,将为建筑工程提供更可靠的保障,也为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军事防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在过去的三个多月里,李渊一直都待在工坊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当初决定进攻洛阳是多么明智的一个决策。
洛阳城中那些工匠,对于李渊来说,无疑是他从洛阳所获得的最为珍贵的财富。
这些工匠们技艺精湛,他们的手艺远远超过了那五六十亿的铜钱。
在这个时代,这批工匠代表着最顶尖的技术水平,而如今,他们都归属于李渊。
除了这些工匠和他们制作的器物之外,李渊自然也没有忘记另一件穿越者们都会制造的东西——盐。
不过,李渊所制造的盐并非普通的盐,而是精盐,也被称为雪花盐。
这种盐比这个时代的盐要纯净得多,完全没有任何杂质,晶莹剔透,宛如雪花一般。
当这种精盐一经问世,立刻在整个并州引起了轰动,成为了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
然而,李渊对于精盐的把控却非常严格,其起售价更是高得令人咋舌。
普通的粗盐在李渊这里,价格大约在一石八百钱到两千钱之间波动,而精盐的价格则是惊人的一石万钱!
无论是对内销售还是对外销售,精盐的价格都是统一的,毫无商量余地。
如今,通过对外的商队,精盐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晓这种高品质的盐。
在附近的几个郡里,那些贩卖食盐的豪强和世家们,听闻了精盐的消息后,都纷纷派人如潮水般涌向并州,急切地想要与薛泽商议关于精盐的事宜。
他们都渴望能够获得更多的精盐供应,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并获取更大的利润。
这一现象导致了原本大量流出的铜钱,开始逐渐回流。
李渊对此非常关注,他立刻通过财曹进行了详细的计算。
结果显示,从上一年开始的大宗粮食贸易中,李渊向外输出了超过十五亿铜钱。
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亿到两亿的铜钱,通过购买粮食等物品源源不断地流出。
相比之下,李渊的进项却相当有限。
目前,他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对外产品就是盐,而河东盐池每月仅有一千万钱到两千万钱的进项。
至于纸张,李渊自己的用量都还不够,更别提用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