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4章 战马(2 / 3)

李渊的这番雄心壮志,对于这个时代的武人来说,确实是有些难以理解。

然而,当他们看到大将军如此信心满满、坚定不移的时候,麾下的将领们也都开始跃跃欲试、摩拳擦掌起来。

在大堂之内,气氛热烈而紧张。

李渊环视着堂下的十位校尉,郑重地说道:“此次针对定襄、云中、五原这三个郡的战役,将完全由你们自主指挥和发挥。作战方式以骑兵为主,你们每人各自率领八百骑兵和两百步兵出征,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多地俘获敌人。这一次评定功劳,本将军只看你们最终能够俘获多少敌人。在冬季来临之前,必须结束这场战事,成功拿下这三个郡,你们可有信心做到?”

李渊的目光依次扫过堂下的十位校尉,他们分别是张辽、高顺、郭太、徐晃、杨奉、王毅、刘振、胡才、李乐和韩暹。

面对大将军的质问,十位校尉毫不犹豫地单膝下跪齐声回答道:“末将必不负大将军所望!”

这些校尉们,除了王毅和刘振之外,其余的人都是上一年出征河东以及匈奴时崭露头角的将领。

其中,胡才、李乐和韩暹这三个人,都是西河郡的豪强子弟出身,他们的家族世代为将。

当李渊抵达西河郡时,这些西河郡的豪强子弟们纷纷前来投奔他,而且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部曲一同加入的。

当时,李渊对他们非常器重,立刻任命他们为司马,并让他们在接下来与匈奴的作战中担任重要角色。

这些人果然不负所望,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摧城拔寨,立下战功。

因此,他们与郭太等人一同被晋升为校尉。

如今,在李渊的麾下,校尉一共有二十四位。

在李渊进行军制改革并裁撤部分军队之后,这二十四位校尉如果没有得到调令,就会在大将军府的武英殿值班,或者负责操练禁军三军。

这样一来,李渊就直接将他们与普通士兵区分开来,避免了将领们拥兵自重的情况发生。

毕竟,在这个时代,兵将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甚至有些士卒就是那些将领的部曲。

这就好比那句非常有名的话:“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也就是说,这些部曲只听从他们所属将领的命令,而不一定会听从更高层级的指挥。

所以,李渊采取这种措施,也是为了更好地掌控军队,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

起初,对于这种情况还是存在一些非议的,尤其是那些带着资本投靠李渊的将领们,比如郭太、韩暹等四人。

然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