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如此,在大汉最为艰难的三年时间里,君臣之间能够紧密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这种齐心协力的局面,竟然使得原本已经腐朽不堪的东汉王朝焕发出了一丝中兴的气象。
这在李渊的眼中,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毕竟,在汉代之后的各个王朝末期,几乎没有一个王朝能够像东汉末年这样,君臣之间如此齐心,没有内部的掣肘和矛盾。
而且,各地的人心仍然倾向于汉朝,对汉朝充满了期待。
至于朝廷之间的争权夺利,这不管是放在任何时期都是少不了的。
但在争权夺利的时候依旧想着中兴大汉。
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如今天下百姓对于汉朝的向心力是多么的强烈。
即便是关中地区的那些叛军,他们的目的也仅仅是想要趁机劫掠一番,或者谋求一个凉州刺史或太守的职位,并没有公开地反叛朝廷。
相反,他们依然奉大汉为正统,承认大汉的统治地位。
……
太原郡。
袁绍一行人一路观察上党以及太原诸县的情况。
他沿途所见,尽是一片丰收的景象,那堆积如山的粮食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然而,这些粮食却并没有给袁绍带来丝毫的喜悦,相反,他的面色变得愈发忧心忡忡。
如此多的粮食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并州的黄巾军完全有能力随时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而这,绝对不是此时的大汉所希望看到的局面。
在这一路上,袁绍不仅对李渊的势力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还与上党的世家和太原的世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从而了解到了一些更为具体的情况。
经过一番调查,袁绍惊讶地发现,如今的并州竟然拥有多达七十三万户,人口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两百三十万之众!
这是最新的户曹统计,为了完成对治下户口的统计工作,花费了整整半年的时间,征调了上千名官吏下乡,一户一户人家的普查,才得出来的数据。
两百三十万人口,按照十抽一的比例来计算。
李渊能够调动至少二十万的大军!
这是袁绍经过深思熟虑后得出的结论。
然而,现实情况却让袁绍瞠目结舌,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世家却是告诉了袁绍另一个数据,让袁绍惊愕不已。
如果李渊想要最大限度地调兵遣将,并州二百三十万人中,能极限征兵六十万。
这一数字与袁绍的预估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