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0章 汉末天灾(2 / 3)

在并州,对这些天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担忧无比。

深怕波及到并州。

为了改善当地的状况,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大力开展水利工程,开通水渠、疏通河道,让水流能够顺畅地流淌,同时积极修建水库,储存宝贵的水资源。

此外,考虑到天气寒冷的问题,李渊积极推广煤炭的使用。

这种黑色的燃料不仅能提供温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木材的短缺。

与此同时,羊毛纺织业也开始出现在了城外的纺织坊内。

相比起传统的麻布,羊毛织物更加保暖,为人们抵御严寒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其实李渊真正想要的是用棉花来代替麻布的。

然而,李渊所获得的棉花却让他有些失望。

这些棉花的花瓤非常小,与后世常见的棉花大相径庭。

李渊不禁心生疑惑,这棉花究竟是品种不对,还是需要特殊的培育方法呢?

眼前的这些棉花显然并不适合用来制作衣物。

相比之下,种植一亩桑树所带来的收益要远远超过种植一亩棉花。

如此一来,种植棉花简直就是一桩亏本的生意。

面对寒冷的问题,李渊已经竭尽全力去解决了。

他心中无比渴望能够让大汉的百姓们不再遭受严寒的折磨,然而,这并非仅凭他一己之力就能够实现的。

即便是到了后世,仍然有一些国家的人民会在冬季被冻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屡见不鲜。

除了御寒这个难题之外,蝗虫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大问题。

尽管后世的网络上常常有人提及蝗虫是可以食用的,但实际上,一旦蝗虫大量聚集形成群体,它们体内就会分泌出一种毒素。

要想消除这种毒素,就必须采用高温油炸的方式,而且油炸的温度绝对不能低于两百一十摄氏度,否则仍然存在中毒的风险。

就以目前的物质条件而言,要想让油炸的温度达到二百一十摄氏度以上,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首先,如何准确地测量油温并确保其达到如此之高的温度,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在没有先进的温度计或其他精确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很难确切知道油温是否真的达到了二百一十摄氏度。

因此,即使有油炸蝗虫的想法,在这个时代也难以实现。

李渊只能另寻他法来应对蝗虫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多养一些鸡鸭鹅等家禽家畜,以期望它们能够捕食蝗虫,从而减轻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