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刚刚接见完来自洛阳的使者之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后脚匈奴的使者竟然也紧接着赶到了。
李渊心里很清楚,这意味着南匈奴恐怕已经到了难以支撑的地步。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南匈奴接连失去了西河郡、云中郡和五原郡。
尽管这些地区并非完全属于匈奴,但其中都有匈奴部落的安置地。
然而,如今这些地方却被李渊毫不留情地一举夺走,犹如搂草打兔子一般,将南匈奴自光武帝时期以来不断南下侵蚀的土地,一下子就夺走了一大半。
如此一来,南匈奴所剩下的地盘,就只剩下半个上郡以及朔方郡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南匈奴的羌渠单于显然已经无法继续坚持下去,最终不得不选择前来求和。
不过,李渊可不会轻易地放过这个机会。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河套平原仍然掌握在南匈奴的手中,这也是南匈奴能够在如此狭小的地盘上依然得以生存的关键所在。
河套平原分为西套和东套,一个位于贺兰山以东,另一个则在阴山以南。
而东套平原又分前套和后套。
而如今,驻守在五原郡的张辽已经成功地占据了前套平原以东的部分区域。
直接将朔方郡内的匈奴人锁死在了九原以西。
刀锋直插匈奴王庭。
这才是羌渠着急的原因。
为了应对此次匈奴人派来求和的使者。
李渊迅速召集了晋阳城内的一众文臣武将,齐聚于他的议事堂内,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这座议事堂,虽然名义上只是一座普通的厅堂,但实际上却与皇宫内的朝会大殿毫无二致。
其建筑风格与洛阳皇宫如出一辙,如果从空中俯瞰,便会发现这座州牧府简直就是一座缩小版的皇宫。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并非李渊的本意。
而是负责打造州牧府的工匠们,正是之前负责修缮洛阳皇宫的那一批人。
这些工匠们在建造州牧府时,完全以皇宫为蓝本进行打造,以至于如今的州牧府与皇宫相比,只是小了几圈罢了。
李渊的行为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他应有的地位和权力范围,也就是所谓的“僭越”。
然而,大多数人对此心知肚明的人,对此都视而不见,仿佛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哪怕是那些对礼制极为看重的人,他们对于李渊的这种行为也选择了沉默。
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
李渊在众目睽睽之下,当众杖杀儒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