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口,那么明年的春耕将会面临巨大的困难,因为没有足够的人力去开垦和耕种这些土地。
这必然会导致大量的土地荒废,而土地荒废则意味着粮食产量的减少。
粮食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如果粮食产量下降,那么一系列的问题将会接踵而至。
要知道李渊可是养着三十余万的脱产工匠和士卒。
如果粮食产量下降。
这些脱产的工匠和士卒将面临饥荒,无法维持生计。
以太原郡为例,当一部分百姓被迁移到北方之后,该郡的人口只剩下了五十万多一点。
然而,在这五十万人口中,有一半以上并非从事耕种的工匠和禁军。
也就是说,太原郡真正能够从事耕种的人口只有二十五万左右。
相比之下,雁门郡的耕种人口都比太原多。
这就是为什么李渊能够拿出大量的土地与边郡的那些豪强进行交换的原因。
因为他手中的土地虽然多,但实际可耕种的人口却相对较少。
在这二十五万耕种百姓中,还有九万屯营的士卒,他们虽然也参与一些农业生产,但主要职责还是上阵杀敌。
如此计算下来,太原的普通百姓仅有十六万左右!
李渊对于太原人口的压制可谓是达到了极限。
这些年来,尽管进行了大规模的开荒,但人口数量却依然少得可怜。
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并州地域辽阔,虽然山地众多,但李渊所占据的大多是平原和盆地。
再加上开垦荒地和沤肥技术的应用,经过两年的努力,仍然有许多土地可供耕种。
这些土地的肥沃程度不说比河北和中原强,但也能勉强养活。
相比之下,在中原地区和河北地区,随便一个州的人口都在三四百万以上。
即便是幽州,这几十年来虽然没有遭受太大的动乱,但如今也拥有两百万人口。
然而,如今的并州的人口已经与幽州相差无几了。
但可耕种面积可比幽州要大得多。
毕竟幽州可没有人像李渊这么丧心病狂的开荒。
两百三十万的人口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如今并州八郡的需求了,更不用说李渊还有占领河套地区的计划。
在人口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即便李渊成功夺取了河套地区,也难以守住这片土地。
这一点,并州的文臣武将们都心知肚明,这也是他们坚决反对李渊进攻河套的原因所在。
面对众多人反对的意见,李渊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说道:“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