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后世的大清,在创业期间不也曾经做出过让步吗?
只不过他们在局势稳定之后,就毫不留情地卸磨杀驴了。
而李渊现在所要做的,就是保持稳定。
没有稳定,又怎么能谈得上建立基业呢?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便来到了中平三年的十二月。
眼看着就要到年底了,这一年也即将画上句号。
就在这个时候,匈奴的使者抵达了晋阳城。
这些匈奴使者一进入晋阳城,便马不停蹄地前去面见李渊。
李渊则是稳稳当当地坐在堂上,一脸威严。
当一众胡人打扮的匈奴使者走进大堂时,他们纷纷对着李渊抚胸弯腰,以示敬意。
“见过李使君!”
于扶罗对着李渊躬身行礼,态度十分恭敬。
李渊微微颔首,面无表情地说道:“不必多礼!”
他的声音冷冰冰的,仿佛没有丝毫感情波动。
于扶罗连忙道谢:“谢使君!”
然而,当他抬起头,目光与李渊交汇的瞬间,他的瞳孔猛地一缩。
眼前的李渊竟然如此年轻!
尽管他早就听说过并州牧李渊年纪尚轻,不过才十八岁而已,但真正见到本人时,他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
十八岁的年纪,在常人眼中或许还只是个青涩的少年,然而李渊却已经坐拥八郡之地,麾下军民多达两百余万,如此成就,实在是令人惊叹。
还硬生生地从大汉的版图上撕下了一块肉,将匈奴人挤压得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于扶罗心中不禁感叹,中原果然是人杰地灵之地,总是能涌现出各种惊世之才。
定了定神,于扶罗决定不再拖延,直截了当地切入正题:“李使君,在下奉匈奴单于羌渠之命,特来与使君化干戈为玉帛。你我两家本就相邻,又同为大汉之臣,岂能自相残杀,让外人坐收渔利呢?”
李渊面无表情地看着于扶罗,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个未来会被自己的叔叔驱逐出匈奴的左贤王。
于扶罗的后半辈子将会为了夺回匈奴单于之位而苦苦挣扎,甚至不惜借助大汉的力量。
然而,大汉自身都已经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又怎能有余力去帮助一个匈奴人呢?
于扶罗的话外之意,李渊自然听得出来,他觉得这实在是有些可笑。
于是,他冷哼一声,开口问道:“何为外人?”
这个问题显然让于扶罗有些措手不及,他连忙打量起上首那位面无表情的李渊。
沉默片刻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