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阎忠的建议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要他放弃五原郡和云中郡,心中还是有些不情愿。
毕竟,作为一个穿越者,李渊有着后世的心态,对于领土的概念非常重视,让他寸土不让。
而且,五原郡和云中郡地理位置重要,如果轻易放弃,恐怕会给敌人可乘之机。
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放弃两郡之地,那之前对匈奴放出的那些狠话岂不是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这无疑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脸啊!
李渊毕竟还是要面子的人,他绝对无法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现在还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大汉未必会跟孤死磕到底。他们在河东作战,粮食都得从中原调拨过来,这一路长途跋涉,不仅耗费时间,还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再加上大汉各地也并非风平浪静,局势并不稳定。所以,孤认为,汉军最多也就是进攻半年,如果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战果,他们自己就会知难而退!”
李渊胸有成竹地分析道。
李渊当然没有忘记,就在两个月前,他收到了一条重要的消息。
大汉原本抽调了三千乌桓骑兵,但这支部队在行军途中却发生了哗变。
这些乌桓骑兵走到半路,竟然完全不顾主将公孙瓒的命令,擅自掉头返回了乌桓。
李渊对这段历史记忆犹新。
在东汉末年,乌桓可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角色,他们曾经多次反叛大汉。
其中,张纯和张举的叛乱就是得到了乌桓的支持,这场叛乱持续了整整两年之久。
而更巧的是,张纯叛乱的时间恰好就在明年。
有了这三千乌桓骑兵的叛乱作为导火索,明年的大汉恐怕会更加热闹非凡啊!
李渊心里暗自思忖着,如果能在这熊熊燃烧的火焰上再浇上一把滚烫的热油,那么大汉的叛乱肯定会如燎原之火般更加猛烈地燃烧起来。
他之所以如此笃定,自然是经过一番深入调查的。
原来,张纯和张举这两个人,一个是前任中山太守,一个是前任泰山太守。
他们俩都因为失职而被朝廷降罪,如今只能闲赋在家,无所事事。
这两人心中对大汉的不满情绪早已累积到了极致。
更重要的是,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关键,位于幽州渔阳,这里与乌桓相邻,而且双方关系还颇为友好。
而此时的乌桓日子也并不好过,由于正处于小冰河时期,天气异常寒冷,对于生活在辽西、辽东一带的乌桓人来说,这样的严寒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他们根本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