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李渊自领兵以来从未斩杀过内部的高级将领或官员,但众人对他的畏惧却仿佛是深入骨髓一般。
至于所谓的仁义,几乎没有人会相信一个屠杀百万之众的人会是个仁义之君。
也许正是因为李渊杀人太多,即使他展现出仁义的一面,身边的人也会在潜意识里将其遗忘。
李渊对于手下人为何如此惧怕他感到困惑不解。
在他看来,自己并不擅杀将领和官员,平日里也没有暴虐的行为表现。
与历史上那些残暴的起义军首领相比,李渊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大善之人。
然而,李渊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他虽然并不轻易地杀害将领和官员,但对于世家大族,他却毫不留情。
在李渊的观念里,世家大族不过是些可以随意处置的对象罢了,即使将他们斩杀殆尽,也不会引起太大的波澜。
然而,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眼中,世家大族可绝非如此简单。
他们是真正的人上人,是贵族中的贵族,是天下的掌权者。
即便是皇帝,也不敢轻易对他们动手,因为这可能引发巨大的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
然而,李渊却对这些世家大族视若无睹,毫不顾忌地将他们斩杀殆尽。
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看来,杀一百个、一千个官员,都远远比不上灭掉一户传承百年的世家大族所带来的影响。
毕竟,这些世家大族在社会中拥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和影响力,他们的灭亡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李渊那种将世家大族视为蝼蚁的态度,才是真正令他麾下的文武官员们胆战心惊的原因所在。
李渊的疯狂,致使麾下文武根本不敢触李渊的霉头,生怕落了个与那些灭族世家一样的境遇。
李渊跟着黄都行走在长修县周围,看着帐篷内那一个个蓬头垢面的灾民,他的心中愈发沉重。
“灾民收拢了多少?”
李渊面色凝重地看着落后他半步的黄都,声音低沉地问道。
黄都深吸一口气,面色沉重地回答道:“目前从南下收拢了十三万口拖家带口北上的灾民,这些灾民是此次黄河决堤遭受伤害最深的,他们几乎失去了一切!”
李渊听后,抿了抿嘴,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黄都看着李渊紧皱的眉头也是无奈。
“大将军要早做打算,此次黄河决堤,河东一半的土地都被淹没,春耕刚种下的粮食都已经损坏,河东才刚安稳不到两年,百姓并不富足,如果没有粮食接济到明年秋收,恐怕河东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