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听后,沉默片刻,他的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可能的后果和应对之策。
阎忠的建议乍一看确实很不错,也相当准确,但李渊显然不可能仅仅只考虑这些因素。
毕竟,河东地区对于李渊来说意义重大,他不可能如此轻易地就放弃这片土地。
河东北部并非完全无法防守,就比如之前李渊发现的那座黄土台,地势险要,山峰突兀,险峻天成。
在这里筑起一座坚固的大城,那么就能够有效地抵挡住从南方袭来的汉军。
基于这样的考虑,李渊自然不会轻易放弃河东地区。
经过深思熟虑,他最终做出了一个折中的决定:“这样吧,将南部灾区的百姓迁移到太原进行屯垦,同时留下十万的百姓继续安置在河东北部。让这十万百姓与河东地区的府兵一同就地构建军堡,准备防御汉军的进攻!”
这个决定既能保证河东地区的防御力量,又能合理地利用太原的资源来安置灾民。
太原刚空出一大片的土地,完全可以容纳这些灾民。
事实上,在上一年,李渊就已经大规模地迁移了众多千户所,那些千户所开辟出来的土地正好可以用来安置这些灾民。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解决灾民的安置问题,还能减轻太原当地屯营的压力,使得屯营得以解放出来,更好地发挥其军事作用。
阎忠听到李渊的话后,眉头微微一皱,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还没等他开口,李渊就迅速地挥了挥手,示意他不要说话。
李渊紧接着朝着站在一旁的亲卫们招了招手,亲卫们心领神会,立刻从外面抬进来了一个巨大的沙盘。
这个沙盘对于在场的所有人来说都并不陌生,因为自从李渊起兵以来,这个沙盘就经常出现在众人面前。
李渊慢慢地走到沙盘前,他的目光落在了长修县西南方的一处高坡上。
他伸出手指,轻轻地指向那个高坡,然后用沉稳而坚定的语气说道:“孤打算在这里修筑一座关城,以此来遏制汉军向北的进攻!”
李渊的话音刚落,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他所指的地方。
只见那处高坡东西稍长,南北稍窄,整体形状略微呈现出一个凹字形,而且它恰好位于高地之上,具有明显的居高临下的优势。
这座高坡恰好挡住了汉军北上的必经之路,如果汉军想要绕过这座高坡,继续朝太原方向进攻,那么驻守在这里的府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截断他们的后路。
因此,对于汉军来说,要想攻打太原,就绝对无法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