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历史军事>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第602章 匈奴征兵(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2章 匈奴征兵(上)(1 / 3)

身处云中郡的徐晃,当他接到任命的那一刻,心中的激动如澎湃的海浪一般,久久难以平息。

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手中的任命书,仿佛这是一场梦。

仅仅两年的时间,徐晃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县小吏,摇身一变成为了并州军的南中郎将,统帅着五千精锐的禁军,即将南下征战。

这样的成就,对于徐晃来说,简直就是遥不可及。

然而,如今这个现实却真实地展现在了他的面前。

徐晃紧紧地握住李渊的任命书,仿佛它是他生命中的无价之宝。

他喃喃自语道:“大将军对我恩重如山啊!”

他的目光投向了南边的方向,那是他即将出征的地方,心中充满了对李渊的感激之情。

站在一旁的杨奉,看到徐晃的任命后,嫉妒得眼珠子都快突出来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曾经那个在他之下的徐晃,如今竟然能够如此迅速地崛起。

要知道,在他们还没有在并州军崭露头角之前,杨奉可是徐晃的大哥。

哪怕是在县中担任小吏的时候,杨奉的官职也一直都在徐晃之上。

然而,短短两年的时间,徐晃的官职却像坐火箭一样,一跃成为了中郎将,而他自己却依旧只是个校尉。

虽然校尉和中郎将之间看似只相差一个级别,但实际上却是天壤之别。

中郎将拥有更高的权力和地位,能够统领更多的军队,承担更重要的任务。

而校尉则相对较为低微,权力和地位都远远不及中郎将。

一个是冲锋陷阵、身先士卒的先锋,一个却是统领大军、指挥若定的将军。

这两者之间的差距,简直如同天壤之别。

而这,也正是李渊一直对那些老将心存顾虑,迟迟不肯提拔他们的原因所在。

别看这些老将们在跟随李渊的时候,动辄便能统领数千乃至上万的兵马,但这其中的关键,其实全在于李渊在背后的兜底和支持。

正是因为有李渊在前方吸引着汉军的主力,这些老将们才得以在各地如鱼得水,取得节节胜利。

不然以那群刚放下锄头,大字不识一个的泥腿子,才当了几个月的兵的他们,又如何能指挥的了千军万马。

不过自从进入并州后,在这相对平静的时期里,那些昔日大字不识一个的泥腿子们,也开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特别是李渊从洛阳那里抢夺而来的大量书册中,包含了不少珍贵的兵书。

于是,李渊便鼓励他们学习认字、读书,并深入研究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