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又盖因她心里老是浮现出一个身影,徘徊其间,萦绕不去!
————————————
在山涧青石上独坐良久,白叶霜调皮地用脚尖去轻轻踢了下身前那把佩剑,小声说道:“剑啊剑啊,连你也跟我赌气么,平时都还好好的,为何昨日要掉到地上!”
那把剑静静地躺在那里,当然不可能回应到她。
捡起剑,她提着裙角,踩在那些露出水面的石头上,脚下轻点,一步一跳地从山涧里出来。
她沿着当日与许青白和龚平走过的线路,一路上山。
走过洗象池,歇脚初喜亭,爬上连望坡,又上到雷洞坪
一路上,她停停走走。一袭白衣,出没在眉峰山上,时而娥眉微蹙,时而又嘴角上翘。
让人见了,只觉得傻傻憨憨的,不明就理。
但她却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世界里,独自酝酿、宣泄,毫不理会旁人异样的眼光。
白叶霜来到金顶之上,她站在山巅那座古寺前驻足良久,然后迈步走了进去。
她来到大殿,虔诚地跪在那座立身佛像前,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
只见她樱唇频频开合,却无半点声音传出来,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也不知道许下了什么愿
从蒲团上站起身来,一位唇红齿白的小沙弥跑了过来,问道:“姐姐,你又来了?”
白叶霜点点头,笑着伸手摸了摸小沙弥的光头大脑袋,说道:“通海,最近念经的时候还打瞌睡没有?有没有再吃你师父的大板栗?”
小沙弥眯着眼,笑嘻嘻地回道:“眼下天气转暖了,每天上早课的时候也不像以前那般赖在被窝里起不来了,嘻嘻嘻,最近师父的板栗吃得稀疏了!”
小沙弥是位知客僧。
白叶霜有一次进寺来,小沙弥以为她是山下来的香客,便跑过来对这位好看的姐姐热络地接待,两人一来二去,便算是相识了。
这位被白叶霜喊作通海的小沙弥,才不过六七岁,天真无邪,心性灿漫,长得胖乎乎的,模样很可爱,说话也讨喜,白叶霜常常会逗逗他。通海与白叶霜可算是同病相怜,也是一个连爹娘都不要的弃儿,他被古寺里的老师父收留,自幼便在寺中长大。
这对于通海来说,既是不幸,却也有幸!他不必再去了断世俗尘缘,禅心早已空寂,无贪无念,得以在佛前座下,梵音聪双耳,青灯照明台。用他师父的话来讲,通海天资聪慧,与佛有缘,师父的衣钵,是不愁没人接了。
别看通海年纪小,却能说会道,这会儿已经能与人辩论佛经了。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