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靖,下了大理寺。
但自始至终,都没有承认宋时安的谋反行为。
因为没有实质的证据,一个三品的大员,不可能说判就判。
所以,宋府的所有人,都只是被控制住了。
期间大理寺的人几次前去问话,宋靖的所有亲人都坚持说,一切不知,哪怕府中管事。
由于孙恒任职大理寺左监,便多次派人威逼利诱,可始终没能撬开宋家人的嘴一次。
案情的进展,就这般停滞。
并非张温和那些豪族本人,三明的这一封弹劾书,甚至在真实性上都没能被求证。
而在这期间,朔风的一条军情,再一次的传回了盛安……
……
“殿下,好消息!”
进入到吴王府邸中后,赵毅用跑着的方式,冲到了庭院里。
而这时,叶长清和吴王正在以聚酒的方式,讨论政事。
见到他带着狂喜的表情,二人都有些不解,但同时充满了期待。
毕竟宋靖的事情,还在让他们头疼。
“什么好事?”吴王问。
赵毅去到桌前,将地图拿出来,又看到上面摆放着的酒盏和酒钟,以及一旁正咪着小酒的叶长清,有些不耐烦的摆手:“拿走拿走。”
叶长清咂舌后,把酒盏往边上挪。
而吴王,也亲自将盛酒的钟搬开放下。
“殿下不必…”赵毅本想支使叶长清,没想到吴王亲自动手,便有些紧张道。
“无妨。”吴王摆手,并不介意。
赵毅则是将那一张地图铺在了桌上。
这是边境地图,包括北凉,齐国的南部,还有北燕国的边境。
最中心的,就是武威和朔风。
“这是朔风传来的军情,大人物们应该先我们一步知道,此时正在与陛下紧急的商讨中。”赵毅语气严肃道。
这里的大人物,指的是勋贵。
而赵毅的父亲淮侯也位列其中。
“你父亲告诉你的吗?”叶长清问。
“是淮侯所言?”
这点,让吴王相当的在意。
赵毅和赵湘,都是钦州赵氏,但关系并没有荀彧和荀攸那般的亲密,只能说,都是一个姓。
当然,同姓族人这种关系,在古代就已经天然建立起了好感,何况都是从龙勋贵。
他们阵营上,基本上是一起的。
不过选择上,并没有特别强的一致性。
准确来说,大佬们都没有亲自下场站队。
赵毅因为和吴王是发小,从小一起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