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雨,连续下了三天。
攻城,也停滞了三天。
齐国大军,都在大营中休整。
主帅大帐里,也对这次朔风之战,有了一些动摇。
“按理来说,我们疟疾都死了近两万人,虽主要是民夫,但朔风城里,应该要死不少吧?”一位将军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怎么感觉顽抗之力,不减先前。”
“肯定是死了不少的,就不清楚还剩多少能战的人。”有人附和道。
“有农夫说,附近的草药都被虞军全部收割了,魏忤生是早就料到会有疟疾吗?”
“盛夏,还是围城,最常见的就是疟疾。”陈行解释道,“不算料到,只是说防备的很充足。这种行为,像是那个宋时安会做的。”
“芈将军和萧群有过几次交手,双方各折损了几百人,一直都没有打起来。”有人建议道,“陛下,要不我们先打萧群?依旧是照武威故事,对朔风围而不打。”
众人,全部都看向双手交叉握着,撑着下巴,低头沉思的皇帝。
半晌后,他抬起了头,提醒道:“风里的水汽,越来越冷了。”
这句话,让这里的气氛也变得更冷了。
齐国最北,靠近匈奴的城,半个月后可能就要下雪了。
而这朔风,顶多也就两个多月入冬了。
现在赤水河对岸的朔郡,几乎被全部吃空了。
基本上都是依赖齐国远道而来的补给。
虽然朔郡产了整个凉州一半的粮,但这可是十几万大军,用半个郡就能供给,那战争也太容易了。
等到降雪了,补给的难度会难不止五倍,原本的运输,差不多是十之存五,现在就是十之存一。
而一直打到冬季,也意味着姬渊在北凉打了满满一年。
国力,已然拼到了极限。
所以,不像是武威那时候了。
现在只有两个选择,打,退。
打里面,也只有两个选择。
放弃朔风打萧群和两支从属的州兵。
继续分出少量兵力牵扯,专心打朔风。
一心两意的资本没有了。
姬渊在纠结的,是一个问题。
惨胜拿下整个北凉谷地,然后再积蓄三年,是否划算。
但这个问题,于他而言,其实没有纠结的必要。
最赚的是什么时候?
拿下武威,就此收兵,然后在河北岸屯田屯兵,静待时变,比如魏烨死了这种,再找机会拿下另一半朔郡。
而现在,他已经加码加码加到不能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