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2 / 6)

不可能,这鼎肯定有秘密。

可到底是什么秘密呢?

这次任凭他们再怎么打听,都无法获得进一步的消息了。

毕竟,运送大鼎的人也同样不知道内情。

倒是有人将鼎的样式,规格之类的给透露了出来。

盘龙纹、饕餮纹、重达千斤,除此之外再无别的线索。

不过这三个线索也已经足够让人浮想联翩了。

这种纹饰,这种规格,十有八九是王鼎。

只是到底是哪个王的王鼎呢?

世界上并不缺聪明人,很快就有人查到,那里很可能是殷商故都所在。

也就是说,这鼎可能和殷商王室有关。

然后争议就来了。

有人认为,如果这真的是殷商王室祭天的大鼎,那皇帝如此重视是理所应当的。

而且这大鼎早不出晚不出,偏偏在大明建立的第一年出。

这代表啥?

代表大明天命所归。

但也有人不以为然,且不说这鼎到底是不是殷商王室所有,就算是的又能代表啥?

商王朝都哪辈子的事情了?

再说他们的天命早就转移给周王朝了,而且我们现在推行的也是周礼。

殷商礼器能代表什么?

经常在网上吃瓜的朋友都知道,一件事情如果一面倒的认同,或者是一面倒的反对,话题性大多都无法持久。

只有那种对立特别严重的话题,才容易破圈,且经久不衰。

目前的情况就是如此。

赞成的和不赞成的,开始了互相争辩。

一方说,华夏那么多朝代,祭天的礼器数不胜数。

按照你们的逻辑,那是不是随便挖出一个朝代祭天的鼎,都能代表天命啊?

这么一算,天命也太不值钱了。

另一方就说,儒家历来崇尚三代圣王之治,殷商亦为三代之一。

你们否认殷商天命,就是背弃儒家思想,就是数典忘祖。

原本只是单纯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慢慢的就开始上情绪了。

必须得证明我是对的他是错的。

于是双方开始旁征博引、论经据点,自己说不过就开始拉亲友入场。

参与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并且开始从官僚、读书人中间,向着百姓群体传播。

众所周知,高人在民间,脑洞最大的也是广大百姓。

毕竟吹牛皮又不犯法。

这事儿传着传着就变样了。

只听一人说,这尊大鼎出世时光芒万丈,紫云千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