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有旨,允许你们触摸宝鼎,诸位先生可要小心了,不要损坏宝鼎。”
非但允许他们触摸,甚至还准备了一些刀具,可以从鼎身刮下一些粉尘泥垢研究。
鉴宝专家们纷纷赞赞美陛下英明。
于是一群人开始围着大鼎仔细研究,最终得出结论。
这鼎确实是古鼎,在地下埋藏了至少有千年以上。
根据鼎的规格以及外表的蟠龙纹、饕餮纹,可以确定这就是王鼎。
至于是哪朝的王鼎,就无法分辨了。
毕竟没有铭文,光靠外形很难分辨出它的真实来历。
对于这个结果,李善长和宋濂都松了口气,没被揭穿就好。
同时他们也明白了,为何皇帝敢让人来查看。
那肯定是笃定大家查不出什么东西来。
无法证实,也就意味着无法证伪。
恐怕今天过后,就算他们两个站出来说这鼎是假的,都没人会相信。
群臣听到这个鉴定结果,自然是一片失望之声。
满怀期望的过来,没想到还是没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结果。
消息很快就传出宫外,翘首以盼的天下人也都失望不已。
随即就爆发了更激烈的争论。
以前支持宝鼎派的人,内心其实是很忐忑的。
万一最后鉴定不是的呢?
所以和反对派争论的时候,始终束手束脚。
现在这个担忧没有了。
九名专家都说这鼎有至少一千年历史,而且是王鼎。
那它是禹王鼎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啊。
关键是,无法证伪,那还不是我们想说什么就是什么。
不服?你来咬我啊。
反对派是真的不服气,但也没有任何办法。
他们也想找当时在场的官吏,让他们出来作证,宝鼎不一定就是禹王鼎。
然而这种话没有一个人敢说。
别说公开这么说,就算私下大家也是三缄其口。
被问急了,也只敢说一句:不能否定就是禹王鼎。
这话听起来不像是质疑,反倒更像是承认宝鼎就是禹王鼎。
而且鉴宝的事情传着传着,就变了样。
正常版的是这样:
群臣挑选了天下最厉害的鉴宝高手,入宫鉴定宝鼎来历。
最后一致认同,这宝鼎就是禹王鼎。
还有传奇版的:
其中一人坚决不承认这是禹王鼎,随后不久全家就遭了天谴。
说的有鼻子有眼,连几口人都叫什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