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能力写史的,也会写一些游记、笔记,还有一些其他著作。
这些书里面,都会记录一些当时的情况。
虽然这些书籍在流传过程中,大部分都被损毁了。
但依然会有一部分流传下来。
真正给这些民间书籍,带来毁灭性打击的,是清章宗。
打着修书的幌子干着毁书的事情,被销毁的书籍,十倍百倍于四库全书的容量。
还好现在是明初,可以收集到的各类书籍,还是非常多的。
说不定就在哪本书里,看到了相关的信息。
只是古代信息传递不畅,想从民间将这些书籍收集起来很难。
想从浩瀚如烟海的书籍里,找出相关的信息更难。
马钰是没这个能力做到的。
朱元璋倒是有能力,不过他一举一动都万众瞩目。
一旦有所动作,就很难瞒得住人。
在此事查清之前,还是不要让太多人知道的好。
否则指不定又会有人借机生事。
刘伯温就挺适合干这个活儿的。
要知道,他可是和宋濂、高启一起,被称之为明初三大家的。
在学问和名气方面,都没有什么问题。
关键他还不迂腐,知道变通的道理,不用担心他将小冰河期的消息泄露出去。
更何况人才难得,能挽救一个是一个。
不是他马钰想当救世主啥的,主要在治国这一块,大明确实没啥人可用。
刘伯温这个人虽然不纯,但至少是敢做事肯做事的人,总比胡惟庸、杨宪这些小人要强。
而且他也想看看,如果刘伯温不辞官,反而受到了重用,李善长会是什么态度。
啧,热闹啊。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朱樉不知道从哪跳出来道:
“想什么呢,喊你几声都没反应。”
马钰就拉着他回到正堂,反问道:
“你不是去铺子那里了吗,怎么回来了。”
朱樉四仰八叉的坐在椅子上,说道:
“那边现在乱糟糟的,呆的没意思就回来了。”
因为朱元璋的亲自认可,小组织现在可成了香饽饽。
谁不想成为太子的人啊。
很多权贵之子,都打破头想加入进来。
然而,茶点铺子欢迎所有客人,但想获得腰牌很难。
马钰设置了好几层关卡,只有通过全部考核,才能成为小组织成员。
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所有人,当初你们对我爱搭不理,现在的我让你们高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