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疑问生出。
“你给咱说说,哪些时期是温暖期,哪些时期是寒冷期。”
马钰想了想,说道:“远古时代缺乏史料考证,我们就不说了,只说历史资料比较多的时期。”
“春秋中期、战国到西汉文景时期是温暖期。”
“《春秋》、《竹书纪年》、《史记》等文献里面,都有南方作物在北方普遍生长的记录。”
“汉武帝时期,是从高温向寒冷转变的节点。”
马钰顿了一下解释道:“温寒变交替的节点时期,会频繁的出现极端气候。”
“所以翻看史书就会知道,汉武帝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其他人都没有说什么,朱棣却插话道:
“那不是汉武帝残暴不仁,苍天示警吗?”
马钰笑了笑,说道:“或许有苍天示警的意思,但不可能全部都是示警。”
“而且苍天就算是要示警,出个日食之类的星象变动就可以了。”
“没道理降下如此多的大灾大难荼毒百姓,你说是不是。”
朱棣挠了挠头:“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看着他萌萌的样子,马钰忍不住摸了摸他的头,才继续说道:
“而且因为气候陡然变冷,汉武帝时期还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
“那就是北方粮食作物的更替。”
“之前气温高,北方多种植稻谷和粟,这两种作物可以交替种植。”
“气温变低后,北方不适合种植水稻了。”
“在这个时候,汉武帝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废除施行了数百年的稻粟同种规矩。”
“改为种植冬小麦和夏季豆,也就是麦豆同种。”
“其实,在此之前也是种小麦的,但多是春小麦。”
“可是气候变冷之后,温度不够了,小麦需要更长的生长周期。”
“于是就把小麦的种植期提前到了秋后。”
“麦苗耐寒冬季不会被冻死,来年开春直接就能生长,里外里节省了很长时间。”
朱标惊讶的道:“原来冬小麦是汉武帝时期推广的。“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问道:“之前有人和咱说过,史书上记载,西汉前期亩产能有三四石。”
“可是到了东汉时期,就只剩下一两石了。”
“即便是现在,北方的粮食亩产能有两石也已经是高产了。”
“莫非就是与此有关?”
因为此事,古代很多人进行过各种研究。
有认为是度量衡的问题,也有认为是记录出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