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击败,一战损失了八万余人。
失去了黄河以南所有的土地,也意味着彻底失去了在中原的根基。
不过还好,当初他从中原退走的时候,掳走了大批百姓。
回到和林后,就将所有青壮去全部征召参军。
算上之前剩余的一万多主力,重新组建了一支七万人的军队。
然后加紧训练,准备着下一次与明军的对决。
不过他也知道,凭借自己这点人,是打不过明军的。
于是就给驻扎在应昌的至正帝送信,邀请他来和林,大家合兵一处共抗明军。
然而就在这时,谣言四起。
王保保的根基在河南山西一带,现在手中力量折损六成有余,却无法得到补充。
一旦手中军队被打光,他在大元朝廷将无立足之地。
所以他想保存实力。
邀请至正帝过去,只是为了找个替他挡箭的。
甚至还有传言,他欲借着手里最后一点力量,与明朝和谈。
非但如此,至正帝那边也有风声传出。
因为至正二十五年的事情,王保保同时得罪了皇帝和太子,两人想要夺了他的兵权报仇。
听到这些谣言,王保保当即就断定:
“是大明的离间计,我们决不能上当。”
他不光是如此安抚部下的,还写信告诉至正帝父子,自己绝无二心。
至正帝也很快给他回信,表面上夸他忠诚,却绝口不提去和林的事情,反而邀请他带兵去应昌。
王保保自然不愿意去,不是他不想和至正帝合兵一处,而是他知道应昌守不住。
只有和林,远离中原又被蒙古经营数百年,是最合适用来当做决战之地的。
明军打这里属于劳师远征。
他们就算正面打不赢明军,拖也能将明军的后勤拖垮。
他再次写信劝说至正帝。
然而越是如此,至正帝和大臣就越是怀疑他,说什么都不愿意去。
就在这个时候,大明皇帝给观音奴赐婚的消息就传了过来。
而且赐婚对象还是皇后的侄子马钰。
马钰的名声早就已经传到了元朝君臣耳朵里,也都知道他地位特殊。
这摆明了就是拉拢啊。
关键是,朱元璋写给王保保的亲笔信,也‘意外’被至正帝的人给截获。
这下他们想不怀疑都不行了。
至正帝更不敢去和林了。
王保保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可谓是又惊又怒又担心。
然而却没有丝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