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即便是在乱世也不放弃,其实就在为了保持自己‘贵’的属性。”
“但不管他们的目的是什么,都在事实上保障了华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普通读书人出身低,对‘贵’的认识更加简单,就是权势和财富。”
“对于他们来说,荣耀、地位等等一切,来自于所掌握的权力。”
“谁给他们权力他们就效忠谁,文化礼仪哪有权势重要。”
朱标眉头皱的更紧,这个解释有违他对道德的认识。
但仔细思考确实有几分道理,他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马钰也没有给他反驳的机会,继续说道:
“当然,我并不是说普通读书人就没有忠义之心。”
“而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读书人群体太庞大了。”
“有文天祥这样的忠贞之士,也有秦桧这样的奸诈小人。”
“有人宁死不为胡人效力,有人则为了权力认贼作父。”
“元朝时期,很多汉人给自己取蒙古人的名字,就是为了讨好蒙古人获得出仕机会。”
“也有很多读书人坚守华夏礼仪,但碍于实力很难掀起什么浪花。”
“这里就不得不提第二个原因,能力。”
“普通读书人就算当了大官,又能影响多少人?”
“他们就算站起来反抗,也很难对异族政权造成太大的破坏。”
“世家大族不一样,他们往往掌握着一郡乃至数郡之地,控制着数十万人口。”
“轻易就能拉起一支几万人的队伍。”
“再加上他们家族的名声,本身就是一块招牌,能吸引很多人投靠。”
“百姓或许没有族群意识,但他们知道跟着谁走。”
“世家拥有族群意识,又有能力将百姓拧成一股绳。”
“间接的维护了华夏族群的统一性。”
“简单说,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是普通读书人无法比拟的。”
“所以他们往往会成为抵抗异族入侵的中流砥柱。”
“东晋南北朝时期,这种表现尤为的明显。”
“而这些是普通读书人所不具备的。”
听到这里,朱标终于完全理解了马钰的想法,也认可了他的这个解释。
普通人或许有心,但无能为力。
在乱世只有掌握庞大财富和人口,拥有巨大声望的世家,才有能力组建势力对抗异族。
世家大族在地方上等同于小朝廷,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极强的动员能力。
在朝廷失去作用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