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和素贲没想到弘历愿意见两人,自然高兴得不行。
“现在,热河开垦出多少田亩?”
弘历先问起佛标关于热河的开发情况来。
佛标回答说:“回四爷,已开垦有一百二十余顷,都种上了小麦。”
弘历颔首笑了笑:“这样就好,看来,等到四五月,热河就能迎来大丰收了。”
“四爷说的没错,趁着当下农闲,奴才还组织屯垦兵丁们挖了两条水渠,就算今春雨水不足,也不用担心灌浆的问题。”
佛标回道。
“做的不错!”
弘历肯定了佛标一句,就问向负责热河蒙古事务的热河总管素贲:“热河官地大量改为屯田,蒙人放牧区域缩小,蒙人现在怨言是不是很大?”
素贲讪笑着说:“有是有,但都能理解朝廷,放牧的地方虽说少了,但日子还能过得去。”
“今日在养心殿,考虑到要解决热河各族人口增加导致的柴炭不足问题,所以,汗阿玛已经同意我的提议,蒙古各旗佐领与我们满汉各旗佐领,都可以承包热河矿山给汉商,到时候你们蒙人生计困难的,可以去矿上谋生,且等着旨意吧。”
弘历知道蒙人现在确实生计困难。
主要是因为清廷推行盟旗制度,将蒙古部族限定在固定范围进行放牧,又不断以官府名义吞噬其放牧地。
这也就使得蒙人现在卖儿鬻女的不少。
只是,清廷用推崇的活佛和联姻等方式拉拢了上层蒙古贵族,让底层蒙人对大清有怨也没有用。
但清廷要长治久安,也不能真的一直无视底层蒙人的怨气,因为说不准什么时候怨气到了临界值,还是会迎来大动乱。
所以,弘历在这时向素贲提了一句他今日在养心殿就蒙人生存问题的处理意见,而让素贲可以先把这个好消息带回去,让热河的蒙人能够安分点。
“嗻!”
素贲这时也的确饱含热泪地应了一声,且主动跪下叩首:“奴才代热河蒙古旗民谢四爷慈恩,愿四爷一生吉祥如意!且一定将四爷的恩德传遍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