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后宫之主,这太后之位怎么都落不到别处!”
吴公公知晓张家权势鼎盛,如今又有从龙之功,说不好将来能权倾朝野。
然而张家再厉害,也越不过嫡庶尊卑、宗法传统。
……
十月廿三。
武德帝崩于温调殿。
翌日。
内阁首辅袁志于勤政殿宣读传位诏书。
陈王赵哲即位,建元永宁。
……
永宁元年。
正月。
新年刚过不久,似是庆贺新皇登基,寒意消退,日头一日比一日暖和。
这天清晨。
李平安正侍候皇后净面,待会儿还要舒展真气为皇后按摩推拿,舒经活络,调和气血。
眼前老太太是个金疙瘩,可不能出问题。
一道熟悉声音从门外传来:“奴婢司礼监小圆子,求见皇后娘娘。”
皇后心有预感,示意李平安取来多年未用过的凤冠朝服,穿戴整齐后朗声说道。
“进来说话。”
“遵旨。”
圆公公身穿红色官袍,双手捧着黄绢玉轴诏书,身后跟着几个绿袍官儿,进门后展开圣旨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李平安等太监已经跪地伏首,只听圆公公念诵道:“朕以渺躬,嗣承大统……
仰惟皇妣皇后周氏……
咨尔礼部,稽考旧章,参酌典礼,谨奉册宝,恭上尊号曰:仁寿慈圣皇太后……”
李平安听到尊号后,不自禁双肩抖动。
困顿冷宫五载,等的就是这一天,至于圣旨其他内容就是无用屁话。
譬如“慈训谆谆,恩深鞠育”之类,当初皇后在坤宁宫时,从未给过九皇子半个白面馍馍。
李平安更是清楚知道,去年皇后听闻太孙死讯,恨不得立刻遣人刺杀九皇子、十三皇子。
时移世易,陛下与周太后宣扬母子情深了。
圆公公宣读圣旨完毕,躬身交到周太后手中,后退几步三叩九拜,领着诸太监齐呼。
“奴婢拜见皇太后,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周太后嘴唇颤抖,说出魂牵梦萦、多年未说的话。
“平身。”
“谢皇太后。”
圆公公躬身禀报道:“陛下已经将慈宁宫打扫干净,太后随时都能移驾过去,安排侍候的都是坤宁宫老人。”
“陛下有心了。”
周太后对陛下好感顿生,难怪朝野赞颂仁德,吩咐道:“安排仪仗,哀家这就去慈宁宫,记得走西边。”